三个证据应当这样组合,才能让听众更感兴趣(每日观察0020)
文/樊荣强
去年我出版了一本书《三的智慧:思考与演讲的75个经典分析工具》,那本书汇集了古今中外75个以上经典的三点式分解案例。
我一直主张,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把一个立题的答案分解成三个要点,也就是要进行多点式的概括提炼。
昨天有一个学员刚刚报名我的口才培训,我让她在台上试着演讲了三个题目,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没有框架,二是不懂立题,三是缺乏概括。她的演讲状态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我告诉她,讲话首先必须有框架,思路不能像藤蔓式的任意游走,一定要有清晰的脉络,否则,自己无法驾驭思路,听众也稀里糊涂。
其次,还得有立题,所谓立题就是一个疑问句,是一段话或整篇讲话所要回答的疑问。讲话如果不是在回答问题,就是在耍流氓。
第三,回答立题的时候,不能一段到底,最好的方法是把它分成三个要点,这样才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昨晚看书,发现《<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美]威廉·E·布隆代尔著)一书中也有跟我相同的观点——
出于些我们无法理解的原因,数字“三”总是有一种神秘的、正好合适的力量,我发现好的作家一般都会使用三个证据来说明观点。不知何故,四个元素看起来太多,会让作者觉得过犹不及;而两个呢,则显得过于单薄。“三个正好”的规律值得记者们牢记在心,这不仅可以用在收集不同信息的采访过程中,也可以用在整个故事的写作过程中,尤其是需要用证据来支持某个具体的重要观点时。记住,尽量把你的观点放在牢固的三脚架上。
对于“三个正好”规律的运用,威廉·E·布隆代尔也给出了建议,就是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要提供不同类型的论据。
如果要想向一位读者证明什么,千万不要试着抛给他三串数据,这样只会让他抛弃你。如果你给他三段来自权威专家和内部信息源的引语,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如果你给他一大串有关故事主角亲身经历的描述,他很可能会立刻疯掉。真正的办法是把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一次只提供一部分,这样你才能抓住读者的心。他不仅可以被说服,而且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故事中去,因为你为他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论据,让你的故事更具说服力,表达也更加明确。
记住,三个证据一定要来自不同的信息源,或者属于不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