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逻辑思维,首先要搞懂如何分类(每日观察0083)
文/樊荣强
许多人来跟我学习演讲和写作,提到最多的问题之一是,思路没有逻辑!
没有逻辑的表现就是混乱,剪不断,理还乱。但是,许多人又不知道没有逻辑问题出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解决。
拿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今天的活动参加者非常多,有中小学生、青年、学生家长、运动员、体育爱好者、业主代表、退休老人家,等等。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有逻辑问题,即对参加活动的人在进行罗列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里面好几类人存在着交叉重叠。
我向来是一个注重逻辑的人。
最近翻阅《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发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的论述很有意思。
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因果律时,有一个著名的“四因说”理论,即一个事物有四种原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他在说明人类如何区别世间事物时,强调了“形式”与“质料”的差别。
我们区别事物的方法是将事物分门别类。例如,我先看到一匹马,然后又看到另外两匹。这些马并非完全一样,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就是马的“形式”,至于每匹马与其他马不同之处就是它的“质料”。
就这样,我们把每一件事物都加以分类。我们把牛放在牛棚里,把马放在马厩里,把猪赶进猪圈里,把鸡关在鸡舍里。你在清理房间时,一定也是这样做的。你会把书放在书架上,把书本放在书包里,把杂志放在抽屉里。然后再把衣服折得整整齐齐,放在衣橱里:内衣放一格、毛衣放一格、袜子则单独放在抽屉里。
注意,我们内心里也是做着类似的工作,我们把事物分成石头做的、羊毛做的或橡胶做的;我们也把事物分成活的、死的;植物、动物或人类。
亚里士多德把大自然“房间”内的东西都彻底地分门别类。他试图显示自然界里的每一件事物都各自有其所属的类目或次类目。
假如你进入房间,从地上捡起某样东西。无论你捡到的是什么,你会发现它属于一个更高的类目。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样你很难分类的东西,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举例来说,如果你发现一个小小的、不知道是啥玩意儿的东西,你不确定它是动物、植物还是矿物,你大概不敢碰它吧!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帮助我们学会分门别类,澄清我们的概念,并在生活中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面对大自然中的事物,我们不懂得分类,我们就无法辨别它是什么,这是科学知识的缺乏。
面对人类社会的事物,我们不懂得分类,我们就叫做分不清是非好歹,这是为人处世知识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