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陪都10:梁漱溟在重庆
文/樊荣强
2018年5月16日下午,我因为在重庆郊区北碚出席一个公司的开业仪式之后,想在附近找一些历史遗迹看看,网上查找,竟然看到有一个梁漱溟旧居。
我听闻过梁漱溟的名字,也读过他的著作,但没有想到他曾经在重庆生活过,而且还有旧居保留下来。于是决定去探访一番。
我最早听说梁漱溟是1988年,那时我报名参加了中国文化书院的中西方比较文化课程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在知道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这些先贤之外,还要知道当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而梁漱溟则属于后一类中不可错过的佼佼者。
梁漱溟身上有一个特别耀眼的标签——中国最后的儒家。这个说法始作俑者不知道是谁,但它确实给了梁漱溟极高的荣誉。所谓“最后的儒家”,要么指儒家的终结者,要么指后来人再也无法超越。
梁漱溟于1893年10月18日在北京出生,1988年6月23在北京去世。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
我曾经读过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与《人心与人生》等著作,因为写作《三的智慧》一书,我特别喜欢梁先生把人生根本问题分为三种:(一)人对物的问题;(二)人对人的问题;(三)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白岩松在《幸福了吗?》一书的前言,曾经引用了这三大问题,并指出人的幸福与还以及幸福程度,都与这三大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关。
我觉得,梁漱溟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思想,而是他的社会活动——他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创者。
据说开国大典上,周恩来说可惜少了两个人,一个是邵明叔,一个是梁漱溟。梁漱溟缺席开国大典,是因为此时的梁漱溟身在重庆北碚,而重庆还没有解放。重庆正式解放日是1949年11月30日,北碚解放还要迟3天。1950年1月13日,梁漱溟才得以北上入京。
从1940年到1950年的十年间,梁漱溟居住在重庆。1937年,抗战爆发,大举进攻山东,梁漱溟正在山东组建的乡村建设班子也因此被迫迁入到大后方。1940年2 月,梁漱溟带领一帮有志青年来到重庆璧山县来凤驿,创办起了勉仁中学。其后不久,梁漱溟在卢作孚、卢子英的帮助下将勉仁中学从重庆璧山县迁到了北碚。
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梁漱溟当选为五常委之一。那时候他主要进行国共冲突的调停。1946 年10 月底,国共和谈破裂,梁漱溟辞去了当时民盟秘书长职务,选择来到北碚金刚碑定居,专心从事讲学与著述。他在勉仁中学的基础上成立了勉仁国专,将勉仁国学专科学校作为勉仁文学院的预备。1948 年春,勉仁国学专科学校迁到北碚北温泉后松林坡,暑期就改为了勉仁文学院,学院分哲学、文学、历史三个系,其中梁漱溟亲自兼任哲学系主任。
在此期间,梁先生除了主持学校的工作以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写作《中国文化要义》一书。
我这次探访的梁漱溟旧居,就是梁漱溟北碚松林坡的住所。要找到这个旧居,还颇费了一点周折。
在导航地图上并没有北碚梁漱溟旧居这个位置,只能按照网上一些文章的提示定位松林坡,可是,开着车由城区往缙云山上走,过了松林坡好几公里,路上也看不到什么梁漱溟旧居的引导牌。于是只好折返到四川省总工会北温泉疗养院门口打听。
看门的两位工作人员说没有听说哪里有个什么梁漱溟旧居,但是,很好心地让我们进去转转。这个疗养院是一个大约有10来亩地的院落,有几座不高的、比较旧的房子,显得有些冷清。
里面没有引导牌,我在里面乱转,专门去找那些老旧破败的房子看,有些看上去感觉可能就是梁漱溟的旧居,但是无法确认。
几乎有些失望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决定到客房部前台去打听一下。太意外了,两位服务员大姐说,出门左转,旁边那座花房子就是梁漱溟旧居。此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但是,旧居并没有对外开放。我告诉服务员大姐,自己是梁漱溟的崇拜者,专程来探访旧居的。其中一位好心的大姐同意打开花房子的院门,让我进去参观。
花房子的院门前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旧址群,梁漱溟旧居”,石碑是由重庆市政府所立,下面还有文字介绍:
“梁漱溟旧居:又名花房子,位于四川省总工会重庆北温泉疗养院,建于20世纪40年代。一楼一底,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建筑系石头砌成,凸出墙面的石头轮廓像金黄色花朵,故名花房子。原为孙元良私家别墅,1949年至1950年梁漱溟曾寓居于此。”
孙元良是出自黄埔一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的儿子就是著名影星秦汉,秦汉是艺名,其真名是孙祥钟。
花房子掩映在一片树木之中,外墙看上去非常别致。从圆形的院门进去,是一个挺大的院子,左边矗立着一座两层小洋楼,外墙均铺满了金色镶边的石花。
梁漱溟旧居并没有像其他名人旧居一样专门开辟生平事迹陈列馆,目前依然作为客房使用,只是在各个房间的墙上挂了一些打印的梁漱溟老照片。
斯人远去,风范长存,花房子犹在,让人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