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2025-02-20 13:47:01 樊荣强 3

    文/佚名

    多年与他人的争论,所得甚少,近日似有所悟。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我往往采取一种非常严格的审查标准:翔实的数据,严密的推理,全面的考虑…于是,对方自然也采取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我。在此标准下,最好的结果是,两个理智的人都同意谁都说服不了对方。奇怪的是,我在自己的观点形成之时没有采用质疑他人观点的严格标准来验证。人不是更应该关心自己观点的对错么?错误的观点会导致错误的行为,至少说明了自己的愚蠢。试举一例。
    深圳取消中巴后,我无法乘中巴上下班。觉得这又是个不顾及民生的面子工程。恰巧与一哥们谈起这事,丫坚决支持取消中巴。我意识到丫是个有车族,跟制定这个政策的官僚一样,是可以从此政策中受益的。于是我们深入交流了一下各自的看法。

    丫的观点:中巴乱停靠,影响交通,且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应该取缔。

    我的观点:中巴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是深圳不充足的交通能力的有效补充,是方便底层人民的廉价交通手段,为此付出点代价是值得的。

    以上两个观点无疑各有其道理,为了详细评估正面、负面的影响,及做出决策,应该进一步论证:中巴乱停靠对整体交通效率影响的量化评估;中巴乱停靠造成的事故数量及人员伤亡数量;中巴交通运输能力的量化评估……在这些数据基础上,还应该有个能代表各方意见的决策系统来确定解决方案。

    以上的信息对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无疑是必要的,但在缺乏这些信息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轻易地下了判断,即使受到质疑,并且无充分的理由回应,我们还是相信自己是对的,只是无法说服别人而已。

    观点的形成容易受到哪些非理性因素影响呢,归纳如下:

     从个例,尤其是亲身经历推导出具普遍性的判断,没有考虑到个例是否有足够的代表性。
     容易接受对自己有利的观点
     从众心理,从权威心理
     先入为主心理。从最初接触到的信息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未考虑到信息的全面、准确
     ……

    既然错误的观点如此容易形成,该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倾向的影响呢,归纳如下:

     不轻易下判断,尤其是不需要立即根据此判断付诸行动的情况下,不妨对任何的判断抱一个开放的态度。只有对一个观点搜集了充分的信息,经过了缜密的推导后再下结论。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可知论。
     在下判断的过程中,充分运用逆向思维。对方的观点是什么?有哪些信息是支持对方观点的?不妨想象在一个辩论会中,你被赋予了自己观点反方的角色,你该如何做出论述?

    在做出判断之后,要认识到如下3点:

     判断很可能是错误的。编程序时发现,即使一个百行左右的代码,我也很难一次编译通过,多少会有几个语法错误,这还不包括程序逻辑上的错误。在编程之外,我很难如此经常地发现自己思维中的错误,不是没有,而是没有一个象程序编译器一样的简单、客观的纠错工具。应乐于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这个纠正的过程也就是心智成熟的过程,是旧我与新我的不同。
     判断的正确性往往是局限于一定的条件之下的,应该努力去辨别这些条件。
     判断的正确性往往是基于概率的,要对普遍性之下的特异性有足够的警惕,并能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承担其出现的风险。

    正确的判断如此之难,同时我们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能获取的信息是有限的。但我们往往需要立即下判断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怎么办?

    一个观点总有支持与反对的理由,这些理由很可能是不可量化的,且是从不同维度来考察的(试想股市中的多空之争)。如何将这些理由量化成可以比较的数据,并据此得出结论?或者,这些理由根本就无法换算成可比较的数据,怎么办?

    上面的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