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老子话写作36:欲说还休
文/樊荣强
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在这里用物极必反的道理告诫我们:一定要低调!
我试着把老子的原文意译如下: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老天爷对任何事物总是遵循以下原则处理:要收拾的,一定要先扩张它。要削弱的,一定要先加强它。要废弃的,一定要先兴旺它。要夺取的,一定要先给予它。这是一种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规律,也是许多人不明白的道理,因此往往会做出许多傻事。
“张之”“强之”“兴之”“与之”,这不是真的为你好,而是为了使你灭亡。正如俗话所说的:“上帝要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最好的例证就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这篇文章被收录进了高二语文,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之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
一定要低调,千万不要疯狂!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柔弱的胜于刚强的。这就像,一条鱼再怎么厉害,也不要自以为是而离开水跳上岸;一个国家即使拥有先进的武器,也要藏起来而不要向敌人展示。人总是忍不住要表现自己,炫耀自己,但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庄子《列御寇》里说过同样的道理:“穷有八极,达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长大壮丽勇敢,八者俱过人也,因以是穷。缘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达。”
意思是:困窘的八个原因,美貌、长髯、修身、高大、健壮、漂亮、勇猛、大胆。若一个人以上八个条件具足,就要倒霉啦,因为过人之处太多,容易自视甚高,恃才高傲,过犹不及,所以陷入困窘。但是,如果放弃独立随大流、俯仰听话善应酬、谨小慎微走后头。学会这三项本领,则会一生平安。
最近几年,自媒体蔚然成风,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以发表观点。但是,也许我们也会发现,前几年在网上频频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名人不见了。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有些名人自己的事业走下坡路,包括许多老板的公司破产倒闭,他自己成了笑话,哪里还有资格出来指点江山?
其二,互联网的舆论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言多必失得到了最好的印证,最大的特点是一言不合即遭全网封杀,葬身网络,或者被网民追杀,被逼退隐。
其三,有许多名人发现,新一届的网民不好忽悠了,我们知道你们知道我们是在忽悠,干脆大家都别说话了,说了也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