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简说老子话写作37:道常无为

    2025-02-26 14:45:04 樊荣强 5

    重庆口才培训,演讲培训,樊荣强,当众讲话

    文/樊荣强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在许多人的眼中,老子强调无为,就是追求无所作为,甚至要像佛教徒那样清心寡欲。其实我们误解了老子。

    实际上,无为在老子那里只是实现有为目的的一种手段,仔细回味他的一些说法,他更像一个谋略家,一个功利主义者。本章的第一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暴露了他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的真实面目,老子所追求的不是“无为”,而是“无不为”。

    首先解释一下“道”在这里的含义,它究竟指一种超越性的神,还是指得道之人呢?在我看来,老子所谓的道其实就是规律。比如,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其背后又有一种我们无法对抗的力量。

    老子作为一个生活在科学不发达年代的古人,把某种超自然的力量神化或者人格化,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简单来说,这个“道”字,既指外在的规律,又指掌握规律的得道之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老子所说的话:

    得道之人平常看起来不想作为且无所作为的样子,实际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成就的。

    为什么得道之人要做出不想作为且无所作为的样子呢?因为他想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无为是一种策略,无为是一种手段,换个说法其实应该叫顺势而为。

    什么叫顺势而为呢?比如,出门时遇到下雨,如果你不想被雨淋,究竟是打把伞呢?还是凭着一只手遮天呢?切记:打伞就是顺势而为。因此,老子接着说: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王侯若能坚守顺势而为的原则,任由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它就能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同时也是我们希望它成为的那个样子,两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大家要注意,我在此强调了“万物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与“我们希望它成为的样子”的高度统一。二者之间有没有区别呢?原本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我们还应该记得,中国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天人合一,可以说,所谓“天”就是“万物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所谓“人”就是“我们希望它成为的样子”。天与人并不是平等的,天是高于人的,因此,天人合一不是天合于人,而是人合于天。

    有一种可笑的说法“人定胜天”。人怎么可以胜天呢?古今中外又有谁战胜了天呢?只有少数的智者,理解和掌握了天的规律,顺应了天,人合于天,成为顺势而为的英雄。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解释过句话。“不逾矩”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从心”。而所谓“从心”,把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怂”字。这个“怂”字,意思就是认怂,但是,认怂不是害怕,而是敬畏,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对规律的敬畏,是对道的敬畏,从而让我们的欲望与天道合一,最后达到“不逾矩”。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老子的思想,下面的话理解起来也就顺了。老子说:

    如果我眼看着事物发展变化,而心中个人的欲望忍不住开始萌生发作,我便用那无以名状的本原(其实就是道以及对道的敬畏)来镇住它。如果这么做,欲望将断绝。欲望断绝,人心平静了,天下就自然而然地步入正道。

    总之,我们要学会认怂,认怂就是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就是无为。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