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樊荣强: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2025-04-02 13:06:32 樊荣强 3

    重庆口才培训,演讲培训,樊荣强,当众讲话

    文/樊荣强

    人这一辈子啊,只有在被需要的时候,才是最有价值的。

    这是前几天从网上看来的一句话。大体上来讲,我是非常认同的。

    但是这样的价值观,往往就会让我们感到困惑。所谓的困惑,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因为自己确实太普通了,不仅感觉不到被别人所需要,甚至会觉得是多余的,那活着还有价值吗?

    第二,某些曾经在官位上的人,退下来之后,人走茶凉,门庭冷落,风光不再,反差强烈,深深地觉得不被人所需要,难道自己也没有价值了吗?

    第三,所谓的价值真的是由别人来定义吗?就像前些时候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面的台词:“那些长在野外的树木花草不被人所用,真的就没有价值了吗?”我们就为自己而活着,不可以吗?

    佛教里面有“自性”这个概念,强调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独立的存在,对外物没有依赖性。所谓的修行就是现出自性,消除烦恼,得到解脱。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没有任何烦恼和情绪,无欲无求,这就是“自性”的本真状态。

    如此看来,人的价值,不假外求,不靠外物,也不靠外人,只要回归本心,做好自己就行了。

    佛教所宣扬的东西,总是和我们现实世界相反。现实世界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试图不断地去向外求索,满足各种私欲,以及功利、情感需求。

    按佛法来讲,社会上的各种欺骗狡诈、阴险恶毒、自私自利、诚信缺失……等,使得我们的自性被遮盖了,所以人们感到很苦,苦海无边。

    我不赞同佛教的逃避主义。我们可以把佛教当成失败之后,最后的一种安慰,而不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放弃、妥协和逃避。

    青原行思禅师讲“见山见水”的三个境界,我觉得非常好。

    《五灯会元》卷十七记载:“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修行应该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因为最终“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一开始就放弃修行。我们不能因为最终都会死去,而一开始就不想活着。我们活着的时候,生命的价值就是被别人所需要的。

    如果不被人所需要,也就没有价值,而且我们也会感觉人生极度的寂寞、空虚和无聊。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