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简说老子话写作39:致誉无誉

    2025-04-03 13:38:27 樊荣强 4

    重庆口才培训,演讲培训,樊荣强,当众讲话

    文/樊荣强

    【老子·第三十九章】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一章开头一段老子所说的“一”,我特别不赞同把它解释为“道”。有的人还把它解释成“唯一者,原初者,化一者”,最后还是把它解释成“道”。

    我不知道始作俑者是谁,我只是觉得把它解释为“道”没有道理。难道老子想偷懒,写“道”字笔画太多?又或者不想浪费墨水,因为古代墨水很值钱?

    更为关键的是,把“一”解释为“道”,反倒把简单的道理说得玄乎了,因为很多人对“道”的解释也是玄乎其玄的。

    在我看来,“一”就是秩序的意思。古人的思想很朴素,一就是一,一就是简单,相对或者相反的,就是多,就是乱,就是复杂,就是不整齐,就是没有中心,不是一个整体。

    如果非要多用几个字来解释“一”,那就是“整齐划一”,意谓有秩序,协调一致。按照这个意思,我们可以把“一”字换成“秩序”,就很好理解本章的前两段的意思了,而且,与第三段也更容易衔接。

    天空得秩序就会晴朗,大地得秩序就会安宁,神衹得秩序就会灵验,江河得秩序就会充盈,万物得秩序就会生长,王侯得秩序就会天下太平。

    最后这句话,是老子要讲的重点,因为《道德经》首先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他生在那个乱世,最大的愿望就是世界和平,人民安居乐业。

    接着老子开始论证:为什么需要秩序呢?他的答案是:“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如果没有秩序,整个世界就会乱套,人民没有好日子过。

    最后一段,老子开始讲怎么办,也就是怎么才能让整个世界变得有秩序?这是一个怎么办的“立题”。

    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最后一段转弯有点快,开头就讲“贵贱高低”,似乎与前面的内容脱节。难道是老子思路混乱,或者是古代的抄书匠抄错了。其实不是,从前面讲为什么需要秩序,转到怎么让世界有秩序,这是一个特别自然的逻辑。

    究竟怎么让世界变得有秩序呢?老子又开始推销他的“无为”思想了。他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请当政者不要自以为是地瞎折腾!他的理由如下:

    贵以贱为本体,高以低为基础。所以王侯都自称孤、寡、不善。这不正是以贱为本体吗?不是吗?最高的荣誉恰恰没有荣誉,所以不要追求晶莹如美玉,坚硬如顽石。

    好了,我们转到写作上来讲两句。我们先看下面这些文字:

    础贵本高为以,基贱低体以为。

    你能看懂什么意思吗?肯定不懂,因为我是把“贵以贱为本体,高以低为基础”这句话故意打乱排列的,混乱而没有秩序的文字,不能表达任何意思。

    因此,我觉得,按照“天得一以清”这样的句式来套一下,可以得出“文得一以妙”的结论。也就是说,文章如果有秩序,就会让散乱的字、词、句化为一个整体,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