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樊荣强乱弹《论语》八佾篇26:吾何以观之哉

    2025-04-11 14:31:27 樊荣强 4

    重庆口才培训,演讲培训,樊荣强,当众讲话

    文/樊荣强

    《论语·八佾篇第三》第26节: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今天首先要扯一扯闲篇儿。我有一个悲观的观点,我们通常都说人类文明不断在进步,在我看来,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纵观人类历史,物质文明的确不断在进步,而精神文明我认为从来都没有进步。

    最近买了一本书,叫《人类新史》。大卫·格雷伯和大卫·温格罗两位作者的历史观,可以说完全颠覆传统。他们不认为人类是从野蛮进化到不太野蛮,又从不太野蛮进化到不野蛮,再从不野蛮进化到有点文明,最后从有点文明进化到现在的所谓很文明。我完全赞成他们的观点。

    今天的人类真的精神很文明吗?我看未必。我认为,人类的精神文明从来没有进化过,甚至可以说,现代人还没有古代人文明。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古代的人打仗都是些冷兵器,再怎么残酷也死不了多少人;而现代战争,打仗用的是大炮、导弹,一死一大片,如果动用生化武器、核武器,那可不是死几个人的事儿。谁比谁残酷?

    我扯这个闲篇儿想表达什么呢?我想表达的是,《论语》中孔子讲的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规则,看上去都很平常,既不是极度反人性的戒律,更不是高深莫测的玄学,2000多年前很多人做不到,2000多年后仍然很多人做不到。

    为什么呢?就是我扯闲篇儿里所说的,人类的精神文明没有进步。比如,孔子在这里所讲的三种“不文明”行为,在当代社会依然普遍存在,就印证了我的观点。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翻译成白话,孔子指出了三种不文明行为:“居于尊长地位的人不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遇丧事的时候不悲伤哀痛”。孔子是一个性情中人,虽然《论语》的言辞简洁,但也不吝啬笔墨,描绘了孔子说话时的情绪。“吾何以观之哉?”我怎么看得下去呢?我们凭这句话,可以很深切地感受到孔子的愤怒与激动,他差点要骂脏话了。

    我们讲道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说你应该怎么做,一种是说你不该怎么做。

    年轻的时候,我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与表达方法论,即“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正的方法”告诉我们某个对象是什么,而“负的方法 ”则是告诉我们某个对象不是什么。

    冯友兰的方法是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把它们用到“怎么办”的问题上就会发现,“正的方法”留给我们选择的空间很小,而“负的方法”留给我们选择的空间巨大。这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法无禁止即可为”,除非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都可以自由作为。

    孔子采用了“负的方法”,为我们划出了一条道德底线。接下来,我们稍微深入一点,看看孔子告诫我们的三个不该怎么办:

    第一句,居上不宽。

    这里的“居上”可理解为处于领导地位或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宽”意味着宽宏大量、包容豁达。孔子认为,身处高位者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宏大的格局,是不可能赢得尊重的。领导者的宽容,是一种人格魅力,吸引一群人追随他,共同创建一番伟业。而不宽容的领导者,不仅留不住人才,而且团队也不会有凝聚力。

    第二句,为礼不敬。

    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仅仅遵循礼仪的形式,而内心缺乏真诚的敬意,是招人反感的。敬意这个东西其实不简单。比如有些人,说话的内容没有问题,字面意思似乎挺尊敬对方,但是从他的语气、表情、动作、姿态可能不经意地流露出内心的不敬。即使他自己不觉得待人不敬,但别人一定能够感受得到。这一点,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许多人都缺乏自我认知,因为很少有人会真诚地给予我们真实的反馈。

    第三句,临丧不哀。

    参加丧事的时候,如果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哀伤之情,这也是孔子坚决反对的。在生活中,当参加亲朋好友的葬礼时,真挚的哀伤体现了我们对逝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倘若在丧事中表现得冷漠淡然,对逝者家属而言,无疑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当然,现代人都把丧事当喜事办,不论是亲人还有友人,表达悲哀也要适度,倘若过度,反倒可能让人觉得虚伪可笑。

    总的来讲,“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种“不文明”的行为,2000年前的孔子看不下去,今天我们所有的人依然看不下去。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