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永元:感动到一块儿去
我小时候,经常会去听父亲给全团全师做报告,当时他在部队里当政委。长大了才明白,那其实就是演讲,但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词,我们都把它叫做报告,比如英模报告会。坐在底下听,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虽然我听不懂他讲的是什么,看看周围,常常能发现底下有好多人都在拿着本子记录他说的话。这么算,我的演讲启蒙是父亲完成的,前面我说了很多有关演讲的内容,有人会觉得演讲离自己很远,他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一次上台的机会。但每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6
-
崔永元:从“你知道”到“我知道”
我们是不是常常会遭遇一些谈话场,人不熟,内容领域更不熟?是。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你在所有的谈话场都表现得游刃有余?有。陌生的对象、陌生的知识、陌生的领域、陌生的语境,这些是主持人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对此,我已经很习惯了。如果真碰到嘉宾和内容都极度熟悉的情况,我反倒容易变得懒散松懈。碰到自己不知道的事儿,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不行,我得搞懂。一两个知识倒还好,但如果突然碰到一个陌生领域的谈话场,不仅没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9
-
崔永元:就跟在“家里”一样
我大哥从小跟着姥姥一起长大,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也很少和我们交流。每次向别人介绍他的时候我总会说:“我大哥,人特别好,特别老实,就是不爱说话。”有一次我去他上班的公安局找他,发现围着火炉子,他和同事们正说得眉飞色舞,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的大哥也可以如此健谈。后来我慢慢琢磨出来一个道理。他之所以在我们面前不爱说话,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地方并不是他说话的环境,而他在办公室和同事们一起可以侃侃而谈,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2
-
崔永元:松弛到底,再紧张起来三寸
紧张不可怕,怕紧张才可怕。通常来说,紧张是一种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消除的生理状态。而要战胜怕,却得花更多力气。作为一个“前资深节目主持人”,谁要是和我说他一次都没紧张过,我第一个不相信。所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紧张,而不是怕。在主持人生涯初期,我自己就实打实地紧张了三年。紧张到什么程度?最开始一听说要录制节目,提前一周就开始吃不好、睡不好了,虽然私下里也觉得实在是不争气,但没办法。后来情况好转,慢慢变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7
-
崔永元:我情愿多走的那几步
樊荣强按:这篇文章并不是崔永元的原文,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用“元写作”理论进行了解构。元写作理论的核心就是:写作就是在自问自答,而问题的类型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元问题。崔永元写的原文是叙述体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文章标准的体例。下面大家所看到的,已经变成了问答体,也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许多疑问句。原文也有三个疑问句,我都用【 】号标出来,以示区别。大家看到下面文章里的那些疑问句,与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7
-
崔永元:现在是你的主场
樊荣强按:这篇文章并不是崔永元的原文,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用“元写作”理论进行了解构。元写作理论的核心就是:写作就是在自问自答,而问题的类型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元问题。崔永元写的原文是叙述体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文章标准的体例。下面大家所看到的,已经变成了问答体,也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许多疑问句。原文也有三个疑问句,我都用【 】号标出来,以示区别。大家看到下面文章里的那些疑问句,与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9
-
崔永元:真的就是真的
樊荣强按:这篇文章并不是崔永元的原文,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用“元写作”理论进行了解构。元写作理论的核心就是:写作就是在自问自答,而问题的类型只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元问题。崔永元写的原文是叙述体的文章,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文章标准的体例。下面大家所看到的,已经变成了问答体,也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许多疑问句。原文也有两个疑问句,我都用【 】号标出来,以示区别。大家看到下面文章里的那些疑问句,与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8
-
樊荣强老师的一席话真是醍醐灌顶《钻石法则——领袖思维和演讲智慧》课程分享
杨秀明今天听了樊荣强老师的《钻石法则——领袖思维和演讲智慧》,樊老师的一席话真是醍醐灌顶,解开了我多年求学的疑惑;打破了我对演讲固执的想法;更是给了我新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我一直有个疑惑,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一直以为只要多看别人的文章,借鉴别人的典例,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这也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了无数的作文,看了无数的书,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提升,但至少我自己是迷茫的,就算提升了,
查看更多 2025-02-07 樊荣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