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焘与陈独秀
虽然都是先盛后败,但张国焘的人品真的赶不上陈独秀。 陈独秀去世在社会上并未引起很大反响。 中国共产党没有作出正式反应,延安的《解放日报》和在重庆的《新华日报》都未予以报道。一个多月前,毛泽东曾在中共中央学习组作《如何研究党史》的讲话时提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既然是以后的事,那就不必要在当时匆匆作结论,所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12
-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附解释)修身正己,千金难求,值得终身研读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11
-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11
-
看书能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强大吗?
文/樊荣强看书,当然能够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强大。为什么能让人变得强大呢?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看书能让你获得慰藉。人生就是一场苦难,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经历无数的沟沟坎坎,总是会在某个时候跌入低谷。这个时候,读点人物传记,看看那些伟人是怎么奋斗的,看看那些牛人是怎么从失败中奋起的,往往能够减轻自己的挫折感,懂得人生的真谛,对自己眼前的失败坦然接受。第二,看书能让你找到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如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11
-
阅读能让人更容易读懂别人的心吗?
文/樊荣强阅读能让人更容易读懂别人的心吗?这个问题究竟是个什么问题?如果你读过书,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或者你读的书是对的话,也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阅读,肯定能让人更容易读懂别人的心。但是,阅读仅仅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读书有助于我们读懂别人的心,但并不是说,只要阅读就能读懂别人的心。为什么这么说?跟下面三个因素有关:第一,你阅读的是什么。如果你读的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之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7
-
以直报怨
当你被别人以不正当的手段对待时,反应大约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办法,叫做“以怨报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二种方法,叫做“以德报怨”,用胸怀和博爱去感化对方。第三种方法,叫做“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包含两重意思:一是要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11
-
即兴演讲的思路从何而来?原来钻石法则可以轻松搞定
文/樊荣强有些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当众要讲话”,表面上看是因为当众讲话会导致他们难堪、丢脸、形象尽毁,根本上来讲,还是因为他们缺乏练习,缺乏讲话技术,从而缺乏足够有信心。当众讲话的紧张,有两个原因,一是不知道讲什么,一是不知道怎么讲。前者是找话题,后者是语言组织。有许多场合,我们往往找不到话题,不知道说些什么内容,其原因可能是知识储备不够,也可能是不懂得人情世故,害怕说出些不该说的东西。但是,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8
-
掌握钻石法则,从此不再害怕公众演讲
文/樊荣强前两天有网友咨询我,说她一上台讲话就感到大脑空白,原来准备好的一些话也无法说出来,感到非常紧张。这其实不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胜任当众即兴讲话。在遇到突然被人点名发言的时候,都不能有很好的表现,勉强说上几句话,没有观点,也没有重点,甚至说了几句话就非常尴尬地结束。我总是强调,当众讲话很紧张,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掌握讲话的规律,不懂得如何打开思路,不懂得如何组织语言,不懂得说了上一句之后
查看更多 2025-02-13 樊荣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