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然性:我们究竟能不能把握真相及真理(每日观察0174)
文/樊荣强
《一生必知的100个观念》之002
哲学上有一个派别叫做“不可知论”,最初由英国博物学家、教育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者认为,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不可知论”,认为不可知论者会否定所有的知识与真理,甚至会否定所有的研究与学习,否则我们又怎么理解赫胥黎作为一个博物学家、教育家而存在呢?又怎么理解他还出版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脊椎动物解剖学手册》、《进化论和伦理学》等作品呢?
我认为,不可知论者是为了打击那些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和可知论者,因为后两者往往会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甚至宣称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岂知,他们只是掌握了真理的皮毛,甚至离真理还远得很呢!
《庄子·秋水篇》记载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庄子和惠子漫步在濠河的桥上。庄子说:“鲦鱼游得很从容,这鱼很快乐啊。”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意思是,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庄子反问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意思是,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子针锋相对:“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受;你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呀。这不就完了吗?”
我讲庄子与惠子的故事,就是想说,真相往往很难被我们发现和掌握。
但是,我不是一个绝对的不可知论者,也不是一个绝对的可知论者,我倒喜欢把自己称为一个“或然论者”。
有一个这样的思想实验:一只狗在电脑键盘上任意敲击,在无限的时间里,它是否能敲击出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呢?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明确的:这只狗有可能敲击出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但是,什么时候能够成功,这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或然性。
或然性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认识论领域,指的是我们虽然努力认识与发现真理,但并不一定认识并掌握了真理;一是实践论的领域,指的是我们虽然按照某种规则行事,但是并不一定得到我们预期的结果。
或然性的概念我是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一书中学到的。法庭的辩论看似为了找到真相,但是,最终是以或然性的真理而终结。比如,一个杀人犯由一个非常厉害的律师为他辩护,而警察与检察官都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虽然已有的证据都指向那个杀人犯,但是,证据有漏洞,不充分,不确切,最终律师成功为杀人犯脱罪。
在这样的情形之中,只有杀人犯自己知道真相,也许律师也知道(因为杀人犯告诉了他),但是律师依然为他作了无罪辩护,而其他所有的人除了怀疑之外,收到的结论就是,杀人犯不是杀人犯。
杀人犯就是杀人犯,这才是真相!但是,在公众面前,法庭的判决称他不是杀人犯——这就是或然性真理。
或然性真理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场合、媒体上所发表的可能甚至可以自圆其说并被人接受的观点。
真理都是或然性的,大到整个宇宙万物生成流变,中到湮没在岁月中的历史事件,小到我们整天在网上争论的各种热点事件和八卦纠纷,真相究竟如何呢?除了只有少数人在认真考证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在猜想、妄断,也许接近了真相,也许离真相越来越远!
罗杰·洛温斯坦在《巴菲特传》里写道:“出于某种原因,市场评论家在看问题时往往有一个特殊的盲区,他们认为当前的‘不确定性’利空因素出尽之后,人生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用两天。”洛温斯坦称赞道:“巴菲特尽量避免对股市进行盲目预测,尤其不会按照人们的预期来买卖股票。与之相反,他更愿意逐一分析每家公司长期的盈利前景,因为他习惯于依靠自己的逻辑思维。如果某人能预测股市的行情走势,就好比他能够预测当一只飞鸟树梢时会朝向哪个方向飞走一样,毕竟那是一种猜测,一种理性的分析。”
我们面对的除了确切不变的事实之外,还必须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正在发生中的事实,而在后一种情况之下,真相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难于把握,或然性真理也变得越来越稀有。
当然,巴菲特这样的人物就是比普通人掌握了更多或然性真理的神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