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樊荣强:《中国改革》:珠海梦与痛

    2021-11-23 15:23:18 樊荣强 62

    《中国改革》本刊特约记者  樊荣强

    珠海是一个一直在做梦的城市,而其生存状态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梦之间漂移。

    “我有一个梦!”——马丁?路德?金所表达的是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求。而珠海人不止有一个梦而是有许多个梦,但归根到底是一个梦——财富与幸福之梦。困难与挫折虽然不断地困扰珠海人的梦,而且给珠海人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并不能阻挡珠海人寻梦的执着与狂热。

    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来重温那些珠海的旧梦吧!

    中心城市之梦

    珠海曾想做一个中心城市,有一个中心城市情结,那是在珠海初为特区的年代。的确,我们也看到过珠海热闹的景象,似乎在往一个中心城市的模样成长。什么叫中心城市?如果不是指地理上的中心区位的话,必然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而23年来珠海一直都在被别人辐射着。

    1999年底,在《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珠海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一个具有高质量建筑环境的中等城市。开始客观地面对自己,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中等城市。对于这个曾经历过狂热与泡沫的特区城市来讲,不失为一种清醒的选择。

    然而,“三基地一中心”的说法又让珠海不那么安份。2001年10月,省里提出要把珠海建成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争取在2007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但是,2003年5月11日由国务院批准的珠海市最新的总体规划,又令珠海陷入困惑。据说,在珠海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依据广东省有关决策将城市定位为“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但在国务院的批复中,珠海被定位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说法不断在变,而不变的是:做中心城市,还是不做中心城市。这的确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为特区,珠海虽然与深圳同年同月同日生,但由于其区位的劣势和战略的失误,在整个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个世纪90年代,珠海不仅没有成为一座中心城市,却在歧路彷徨:珠海机场、珠海港、广珠铁路、伶仃洋大桥……,这些被称为珠海命运工程的项目,除了显示珠海人的梦想、追求与自信之外,更让珠海人历经了磨难。

    珠海机场是珠海人的心中一块美丽的伤疤。总造价为69亿元,堪称国际水准的珠海机场于1995年正式通航后,因不能充分发挥效用而一直饱受外界责难。曾几何时,珠海机场是特区的窗口,是特区领导“敢为天下先”的魄力的体现——“没钱也能办成事”。但直到如今,它的年进出港人数也只有广州白云机场的1/14,使用率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在进机场的路口,有一块交通标示牌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一个箭头下写着“出发大厅”4个字。珠海人原本在这里做了一个“出发梦”,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停留在这里。

    1997年10月22日上午,斗门县斗门镇小赤坎一片欢腾,随着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手起剪落,宣告广珠铁路正式动工兴建。然而这个项目很快就陷于停顿。而建设得更早的珠海港10多年来一直修修停停,最初设计的10万吨级码头至今未见踪影。

    珠海很久以来都想将自己与香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1983年,当香港合和集团主席胡应湘提出修建港珠跨海大桥的构想,珠海人很快做出了热情的反应,自掏腰包600万元完成了伶仃洋大桥的论证与设计,并于1997年12月30日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立项。伶仃洋大桥的起步工程淇澳大桥早已于2001年完工通车。可是,亚洲金融风暴令这一差不多水到渠成的项目停了下来,一沉寂就是好几年。

    2003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了新的港珠澳大桥方案,预计2006年就可建成通车。当此消息传出,听说珠海方面出奇地低调。也许是因为伶仃洋大桥被彻底否决而有些失落,也许是因为对于建造这样一座大桥的好处他们曾经表达够了,现在不想再说什么。

    记者去珠海市政府采访,看到在市政府大楼的底层大堂,当年制作的伶仃洋大桥的规划模型依然静静地摆放在那里,变成了一个承载着珠海人的追求与梦想的纪念碑。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确定建设,珠海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的大项目今年开始全面启动,珠海市拟投入巨资,誓言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据珠海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江珠高速公路已完成前期准备,即将动工,于2005年建成通车;广珠铁路将正式对外招商,近期确定动工方案;与香港和黄集团合建、总投资17亿元的两个5万吨集装箱码头正由专家组论证;沿海高速公路珠海路段也将在2003年内开工,估计2006年全面通车。

    随着珠江西岸交通环境的改善,西岸的整合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博士认为,珠西地区没有龙头,没有谁来带动,整个珠西地区也就缺乏协调和融合。

    西区开发之梦

    2003年初的中共珠海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上,市委书记方旋提出了“城市西进”战略。一时之间,“城市西进”成了珠海人谈论最多的新名词之一。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发现城市化离不开工业化,于是4个字逐渐演变成了8个字——“城市西拓,工业西进”。

    “城市西拓”指的是调整城市发展布局,使地处珠海西部的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金湾区和斗门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业西进”则要使这两个过去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区尽快转变产业结构,通过加快工业化步伐来摆脱落后面貌,从而在总体上壮大珠海的经济总量,提升珠海的综合竞争实力。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全市的2/3,人口占全市1/2,珠海市委副书记余炳林表示,珠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在西部,潜力在西部。

    说起“城市西拓,工业西进”战略,不能不让人想起10多年前珠海就提出的西区发展战略。

    珠海西区,曾经点燃过不知多少珠海人和南下淘金者的梦想,但他们的梦想几乎都在这里折断了翅膀。

    1986年,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彼得?萨伦巴教授到珠海讲学时说:“珠江三角洲目前港口基地分布不合理。东有深圳、维多利亚,西有湛江,中间却留了一个大缺口。这一缺口应由珠海去填补。珠海今后应向西部地区发展,在高栏岛附近海域建设深水港,以港口为龙头带动经济发展。”

    这番话刺激了时任珠海市市长梁广大的想象力。1988年他提出“以大港口带来大工业,以大工业带来大经济,以大经济带来大繁荣”的战略构想,将开发高栏、西区的设想提上日程。1988年9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后市区的发展逐步向西推移,开发西区。”在高栏岛海域建设深水港,开辟一个能源、化工、钢铁等重工业基地。通过这些大项目的建设,为珠海经济腾飞插上强劲的翅膀!

    “今日借君一杯水,明日还你一桶油”——这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是以创建白藤湖农民度假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钟华生担任西区区委书记兼区长时所创,令数十万不管有“水”还是无“水”的人,加入了西区“以水换油”的淘金者行列。钟华生曾在1992年珠海市人代会议上豪迈地预言,10至20年后,“珠海西区将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国际大港口。”

    然而,10年过去,珠海对西区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进行建设,虽然形成了目前包括机场、港口、珠海大道等一大批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但是大工业、大繁荣的景象至今尚未出现。

    10年前大跃进式的西区开发,令饱受泡沫经济之苦的人像发了一场噩梦,而那段历史几乎成为一个政治笑话。现在,珠海市再提“城市西拓,工业西进”,再把西区看成是珠海的希望所在,会成为另一场美梦吗?

    历史似乎在轮回,但西区已今非昔比。近日西区兴起的投资热似乎正抚慰着珠海人往日的伤痛。

    据临港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润贵介绍:“临港工业区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为重化产业区,近年来尤其今年上半年一批大项目落户临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定发展重化产业不动摇。”仅2003年上半年,就有PTA二期、粤裕丰钢铁、科迪化学、华丰造纸等投资额都在8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进驻临港工业区。目前,该工业区在建项目32个,还有38个项目正在紧张筹建。

    “临港工业特别是石化产业正成为珠海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这是珠海人非常自豪的一句话。炼油→芳烃→苯→对二甲苯→PTA→PET→塑瓶、工程塑料……现在,临港石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不断加入的投资者还在继续补充、巩固和延长这个链条。

    艰难的工业化道路

    “工业立市”是珠三角各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可是,记者查看过不少珠海的各种资料,从来没见珠海使用过“工业立市”这个词。这个现象的确有点耐人寻味。也许这也是珠海城市战略边缘化的表现之一。

    其实,珠海从来都不曾回避过工业。

    在梁广大时代,其“以大港口带来大工业,以大工业带来大经济,以大经济带来大繁荣”的战略构想,正是希望以宽大的胸怀迎接一个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看似严谨的系列步骤,停止在了大港口这一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后面的大工业、大经济和大繁荣并没有按人的意愿如期到来。

    走在而今的珠海街头或工业园区,不时会见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标语。这源于2003年1月珠海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

    什么叫新型工业化?记者在方旋书记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优化经济结构,争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促进旅游、商贸、房地产、物流、会展等第三产业及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计算机软件产业、石化原料及制品产业,使之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市新型工业的支柱产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会不会成为一句口号呢?不少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倪鹏飞认为,这种提法很模糊,虽然他们可能有一些标准,但落到具体的招商引资上,对各种项目还是来者不拒。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进一步指出,就珠海来讲,甚至整个中国来讲,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不强,不可能为工业化定什么条条框框。对大多数地区来讲,能够做到承接发达地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都已经不错了,根本别指望搞什么创新型的工业。

    “珠海目前的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类似顺德空调那样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产业,所以现在必须经历一个有项目就上的混沌阶段,不然,发展龙头企业的配套也不容易。”珠海盛煜的老总林立对记者大发感叹:“政府曾要求著名的格力空调给点配套订单给珠海的企业,可是通过招标比价,不是价格太高就是质量不过关。”

    “过去20年,珠海工业为什么发展缓慢,问题不仅在于地缘方面没有优势,而且在于珠海自己对投资者挑三捡四,门槛设得太高。”林立是投奔珠海10年的新移民,对珠海爱之深恨亦深,说话一针见血:“其他地方经济发展得较快,包括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部分城市,靠的还是所谓传统产业。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不会把那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拿到中国来,他们来中国投资,图的是什么?除了要占领市场外,图的就是你的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便宜。”

    计算机软件产业是珠海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点,但是,珠海虽然有一个科技创新海岸,有国家级的软件基地,可是该产业的发展并不象外界想象的那么好。在显得有些过分冷清的南方软件园办公大楼4楼,记者采访了珠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卓家伦,据他介绍,2002年珠海软件业产值23亿元,排名全省第三位,与吉林省相当,与大连市相当,但与深圳的200亿元、广州的140亿元相比,落差就太大了。卓家伦承认:“珠海的软件业还很弱势,连一个上千人的企业都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卓家伦认为是缺乏大工业作为支撑。

    珠海的工业要大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一句口号提提也就罢了,不能太认真。也许,对珠海来讲,是要做好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这门功课,管它是资金密集型也好,劳动密集型也好,只要污染不是太严重,把项目引进来才是关键。

    的确,珠海过去的所作所为,比如有轰动全国的重奖科技人员的制度而不曾有重奖企业家举动,给外界的印象是珠海排斥那些所谓低层次的传统工业,令不少“低层次”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当然,近年来珠海的投资门槛有所降低,但珠海人不承认这种讲法,只是说“有所调整”。但不论是降低也好,调整也好,珠海人已经变得务实了许多,虽然还不至于来者不拒。

    珠海的边缘化生存

    深圳因香港而成为特区,珠海因澳门而成为特区。深圳依托香港已经发展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珠三角轴心之一,但澳门至今也仅仅是作为珠海的背景而存在,两者并没有出现经济上的融合、协调及共同繁荣。

    澳门本来就是边缘化的,一直也有“大香港,小澳门”的说法,澳门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都不足以支撑珠海的发展,依托澳门的珠海自然也逃脱不了边缘化的命运。当特区泡沫渐渐消失之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边缘化的珠海在世人面前。

    然而,还原这个真实的珠海,的确需要几分勇气。

    不争不行,争又不易。事实上,珠海已经陷入了尴尬的边缘化生存的状态。

    珠海边缘化首先是目标边缘化。当珠三角以至全国各城市均以GDP的增长为目标时,珠海则坚守着不为增长而付出环境代价的原则,坚持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有学者认为,凡是与市场化背道而驰,其经济发展注定不会走远,矛头直指珠海。的确,珠海是珠三角仅次于深圳的第二个经济特区,但与深圳渐行渐远,10年前,珠海一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深圳的一个季度;10年后,珠海一年的经济总量只相当于深圳的一个月。甚至于其经济综合实力不如“广东四小虎”,居民收入至今依然落后于相邻城市。从根本上讲,就是珠海“逆市场化”而致。这样的批评让珠海的决策者有点坐不住,他们反思之后经常挂在嘴上的话是:“珠海的经济总量不大,实力较弱。”

    城市的发展不单看GDP行吗?难!因为GDP是硬的,其他指标是软的,难考核。这也难怪城市的当政者要患所谓“GDP压力综合症”。2003年上半年,珠海的GDP增幅为18%,经过多年10%左右的徘徊之后,创出新高,着实有点令珠海人兴奋,但是问题在于,珠海需要与别人攀比吗?需要做一个暴发户吗?甚至是做一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暴发户吗?

    坚持适度发展模式未尝不可,以10%的速度发展,20年、30年之后,珠海也将成为一个发达的城市。然而,面对诱惑和压力,珠海的决策者能够坐怀不乱吗?

    第二是产业边缘化。珠海没有能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一个优势的产业群和产业格局,此乃珠海目前最大的遗憾。尤其是珠海的工业化进程与珠三角其他地区比较,可以说是严重地滞后。按官方的说法,珠海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可是此间有企业界人士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这个说法太抬举自己了。珠海目前的工业总产值较低,而且主要靠几大龙头企业支撑,没有形成由中小配套企业共同组成的优势与特色产业簇群。我们要勇于承认珠海还处在初级工业化过程之中。”

    工业不行,第三产业又如何?珠海一直想利用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旅游业。可是,第三产业的一些项目总是办不成气候,大学城短期内还见不到什么效益,航展前途茫然,F1车赛另攀高枝,电影节也只是昙花一现。

    第三是形象边缘化。在不少人的眼里,珠海仅仅是一座适合居住或者养老的城市。问起珠海当地人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人,大部分人都会说在珠海找钱不容易。为什么?珠海人太少了。

    经历特区化的珠海,无论如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从旅游、居住角度看,珠海无疑是一个一流的城市,尤其是1998年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以及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珠海更成为很多人心向往之地方。

    好巢未必引来凤凰!事实上,珠海一直人气不足,不是缺钱,而是缺人,营商气氛淡薄。说它是旅游城市,也不见旅游休闲度假的人纷至沓来。说它是人居环境最优的城市,也不见外地人大量涌入,筑巢而居,安享人生。不少人说,现在我要去广州、去东莞、去深圳找钱,10年或者20年后我再来珠海定居。至少还要等上10年,珠海人等得起吗?

    看来,有人说广州是最说不清的城市,其实珠海才是。它仿佛是什么,但又不是什么。

    第四是心态边缘化。因为找钱不容易,所以珠海人的心态也被边缘化了。顺德现代化研究中心吴志高先生拿珠海与顺德的居民储蓄额作比较,珠海有300亿元,顺德有500亿元,而总人口相当。据此推算,珠海人的收入水平大约只及顺德人的60%。吴先生指出:“当珠海与深圳的差距拉开之后,珠海人的心态开始起了些变化,有点失落;当珠海的经济开始落后于邻近城市之时,珠海人就开始生活在自豪感与挫败感的交织中。”

    因特区身份与环境优美而自豪,因经济水平较差而挫败,珠海人可谓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

    梦醒时分

    史玉柱离开了珠海,但著名的巨人大厦烂尾楼依旧默默地站在珠海市中心漂亮的街道边,现代化的街道上突兀立着一栋栋烂尾楼,乃珠海的一大城市景观,仿佛用那段痛苦的泡沫历史不断地向世人发出警示。

    别的城市不是没有烂尾楼,而是没有珠海这么多。据了解,全广州市8个老城区范围内共有烂尾楼57宗,但遍布珠海各个区域的烂尾楼项目达92个,停建深基坑17个,烂尾面积达到300多万平方米,一半以上为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商业建筑。

    珠海作为一个特区,为什么发展一直没有上得去,而且停滞了好多年,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

    城市竞争力专家倪鹏飞的看法是,珠海在第一轮的竞争中可以说是失败了,而且也可以说整个珠江西岸地区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看。

    客观上,珠海处于珠江西岸,区位上相对劣势。因为东岸有香港经济的带动,而整个珠三角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依靠香港产业的转移和辐射。谁得到的辐射最多?肯定是最接近它的东岸地区。在虎门大桥建好之前,西岸离香港的距离更远,香港产业的转移自然是到深圳和东莞。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原因。

    主观上来讲是战略上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城市定位上。它应该以经济的发展为首要任务,发展产业为核心。但是珠海特别强调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投了很多钱。强调环境就让许多企业受到限制,不能进入;而基础设施投资过多,不是对产业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负担。一个城市更多的钱应该投在产业上,或者保持一个平衡。珠海基础设施的超前投入,令财政负债过多。如果说珠海过去的梦都很超前,而其痛也可谓超前之痛!

    然而,珠海现在到了梦醒时分,因为珠江西岸时代正悄悄地来临,为珠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现代化展现了无穷的机会。

    经过20多年的累积,珠三角已初步形成两条发展主轴、三大都市区。两条发展主轴以广州为中心分别向香港、澳门延伸,一条是广深(香港)发展轴;一条是广珠(澳门)发展轴。三大都市区分别是中部都市区、东岸都市区、西岸都市区。中部都市区以广州为中心,包括佛山在内。东岸都市区以深、港为中心,包括东莞、惠州两大副中心。西岸都市区包括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的部分地区。

    珠三角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人所共知,而不平衡现已演变为一种机遇。珠海市委政研室主任陈岸明认为,珠江西岸为新一轮产业转移提供了承接空间,这是珠三角的重要潜力所在。20多年来,珠江东岸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现在深圳、东莞等东部的土地资源已经消耗殆尽。而西岸的珠海,其西部有1000多平方公里连片的未开发的土地,以珠海这个特区城市为基地,开发珠江西岸,前景一片光明。

    对于珠海的未来,“可以这样讲,十年河西,十年河东;然后再十年河西,十年河东。”倪鹏飞说,上世纪80年代是珠江西岸的时代,90年代反过来了,是珠江东岸的时代,现在很有可能又是珠西地区的时代。10年就有一次反转。现在可以说珠海有很好的机遇和形势,因为东岸的空间已经非常拥挤,土地资源变得非常有限了,而且环境质量下降了。而西岸地区待开发的土地还有很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承载产业的转移和刺激新产业的诞生。港珠澳大桥的修建,虽然不能马上产生明显的效益,但它展示了一个前景,将刺激其他地区产业的转移。尤其是珠海优美的环境保持下来了,变成了珠海的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可以肯定地说,珠海已经获得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有可能反转河东时代,创造新的10年河西时代。

    (《中国改革》杂志社供稿)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