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樊荣强:中国八大“不经济”扫描

    2021-11-23 15:23:49 樊荣强 48

    来源:2004年2月3日14:52   [ 樊荣强 ]


    摩登女子:"母亲虽然口口声声说经济,其实你自己先不经济。"

    母亲:"我有什么不经济?"

    摩登女子:"母亲不是生我的么?"

    ——笑话《何以生我》


    经济学是研究怎么才"经济"的,但为了确保"经济",也难免要研究"不经济"。

    经济学里常讲的"不经济"一般是与"规模"一词连在一起的。我们知道,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这样一套理论:高效大型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必然导致规模扩大,而规模扩大可以带来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可以为生产者带来单纯要素追加以外的收益,这就是所谓的"规模经济"。

    早些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规模越大越经济。但是,事实教育了人们:随着规模的扩大,边际效益在下降,甚至会跌破零变成负值,因此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现象。最著名的解释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增强,这种复杂性是要消耗能量和资源的,这种消耗使规模扩大本来带来的好处相互抵消,化为乌有,所以规模就"不经济"了。

    在经济学中与"不经济"连用的另一个词是"外部"。何谓"经济外部性"?即某项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工厂排污、驾车人违章占道,而行为人并未为此而付出任何补偿费。外部不经济的实质是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所谓私人成本社会化,就是把自身盈利建立在他人受损的基础之上。

    中国社会在经过了一个较长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类社会活动被冠之以"XX经济",比如"美女经济"、"娱乐经济"、"体育经济"、"丑闻经济"、"黑色经济"等等。然而,这些五花八门的"XX经济"不仅广受争论,而且事实上并不怎么"经济"。

    本文所讲之"不经济"虽然与上述"规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有一定的关联,但主旨不在于探索其中的关联度,也不是要推翻某些所谓"经济",而是要分析种种"经济"活动的动机、意图、起因、操作、结果的非经济性、反经济性、逆经济性和超经济性。

    区域不经济

    核心提示:发展区域经济不能违背经济规律。行政区划是一种壁垒,因为它强行分割了区域经济的有机性;而行政区划的整合也不能不顾及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及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在105国道的顺德和中山路段有一条"家电产业链":由北往南,从顺德北滘到中山小榄,散落两旁的有美的、格兰仕、万家乐、科龙、海尔、TCL、长虹等中国著名家电企业的总部或重要生产基地,加上星罗棋布的中小家电品牌,不足30公里的路段聚集了数千个家电企业,这种情形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在国际上也许都是少见的。

    但是,如何整合与提升这一条"产业链"的价值,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带,仿佛是一个没有人关注的问题。

    行政区划是一种壁垒,是一个人人都清楚的现实。区域经济之所谓"区域"虽然不是指行政区划的界限所确定的区域范围,但由于行政区划是由一级地方政府把持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存在,所以区域经济要超越行政区划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区域不经济"乃是由地方行政长官在政绩思想的驱动下,或者所谓塑造地区形象的幌子掩饰下,对区域经济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行干扰、破坏甚至摧毁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将区域内外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之效用最大化。而目前我们看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通常是"区域不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的表现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互挖墙脚、恶性竞争。

    也许,以产业集群来整合行政区划,比强行地捆绑几个地区为一个所谓大城市,对于促进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和良性发展,更加富有价值。

    比如105国道线上的家电产业群问题,如果说要使广东的家电业保持领先优势,可能消除顺德与中山的行政壁垒,使之避免目前的分散发展与恶性竞争,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顺德家电向中山的转移令顺德政府官员十分的揪心,而中山也为之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据了解,美的集团曾打算到中山的小榄镇投资风扇基地,其条件是所得税5年免5年减半,如此不合理的要求被小榄镇拒绝,但被中山的另一个镇东凤镇所接纳。

    假如,把顺德与中山合并,那又是一种什么结局呢?事实上,区域经济的虚假繁荣,不过是基于行政区划这个壁垒的攀比与竞赛。

    会展不经济

    核心提示:政府应该退出会展市场。目前的会展产业存在一个很大的错位,那就是它不是为顾客服务,而是地方政府的自娱自乐。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出面主办展览,对展览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扰乱,这并不是正确的会展经济。

    "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一位会展业内人士如是评价会展经济。记者曾2003年11月于驾车在广深高速公路上行驶,强烈地感觉到"会展经济"扑面而来,因为两旁的数十个单立柱广告牌,起码有三分之一都是会展广告。

    无疑,会展经济的发展,直接刺激了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从而有力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展览业服务配套的行业将因此受益。

    会展不仅在珠三角如雨后春笋,在全国也是风起云涌,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单是东莞市2002年就举办大小展览57个,展览总成交额达320多亿元人民币。此外,珠海、佛山、中山、惠州等地也举办过大大小小的数次展览。

    然而,随着"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会展不经济"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一方面是政府管理无序或者关心过火,另一方面是企业眼睁睁看着是泡沫,还偏要往里面扔钱。而两厢结合,政府的好大喜功配上商人的急功近利,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会展经济很时髦,表面上看起来也很热闹,因而成了不少地方政府的"最爱"。目前的展会,几乎都以政府为主办单位,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如此,难免不搅动会展经济泛起泡沫。有人把2002年称为中国展馆"建设年",这一年的最大特点是,各地政府立项建展馆风潮此起彼伏,一批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大型会展中心相继落成。一些并没有太多展览资源的地方,当地政府在"城市会展经济热"刺激下,斥巨资兴建"大型"会展场馆,而不少展馆建成后,除了三五天的热闹之外,别的时间都让给了老鼠们搞聚会。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协调,重复办展的现象严重。受各自利益的驱动,一年中在相隔不远的地方,甚至在同一展馆就有相同主题展览。直接结果是使展商和专业观众分流,各展商之间为争客户低价竞销,恶性竞争。有人统计,珠三角每年举办以工业装备为主题的展览会多达37个,每年的3月、8月,都有六七个大型家具展在珠三角各地同时登场。

    园区不经济

    核心提示:无论是在特定的优惠政策背景下通过政府直接投资和规划调控的方式发展起来的园区或开发区,还是九十年代后期以整合农村工业为目的发展起来的产业密集区,都缺乏从加强产业组织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规划。

    自从美国出了一个硅谷,世界上就多了许多"XX谷"。

    2002年8月28日,位于广东中山市火炬高新科技园内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包括生物谷大厦落成在内的12项工程奠基庆典活动。有业内人士就此发出感叹:国内又多了一个"药谷"。

    因为,"药谷"这面旗帜早已经插到了中国版图的每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80多个地区或城市先后宣布要建设生物科技园或药谷。在华东,有始建于1996年且渐成气候的上海张江药谷,有被当今经济学领袖吴敬琏称为"最有可能形成美国硅谷态势工业园区"的浙江杭州药谷,有号称"中华第一大"的江苏无锡药谷;在华北,有底气十足的北京中关村药谷,更有决心要把整座城市包装为"中国药都"的石家庄市;在华南,有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工业园,有深圳医药产业园区;在华西,有科技部首个批准的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四川成都药谷;而位于华中的湖北葛店开发区则干脆跑到国家工商局注册了"中国药谷"商标。

    曾几何时,园区经济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剂灵丹妙药。从正面看,园区经济以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外部性,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然而,从反面看,目前大部分的园区,其经济外部性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相对较低的层次上进行,利用园区产业内部各要素的关联、协作获取乘数经济效应则相对薄弱。

    更有甚者,发展"园区经济"成了"圈地运动"的美丽谎言。中央从198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为了把开发区发展成为产业聚集的载体、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但中央的设想在各地的实际操作中却变了味。许多地方的领导为了追求政绩,盲目圈地搞开发园区,有的市、县甚至"镇镇建区、乡乡办园"。开发园区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创业园"、"软件园"等层出不穷。根据各省上报的数字统计,全国各类开发区已经达到了5000多个,占用土地面积高达3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660个城市和所有建制镇的建设用地的总面积。据统计,在5000多个开发区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

    持续了近20年的开发区建设热潮,近期被兜头浇上了一瓢冷水--从2003年下半年起,国务院开始"铁腕"整顿开发区,力图遏止这股已经表现出极大危害性的热潮。

    教育不经济

    核心提示: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现阶段,提出中国教育应该实现产业化的论断不切实际。当务之急绝不是要通过所谓教育产业化来榨取学生家长的血汗钱,甚至剥夺了穷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千百年来,教育在中国都不属于经济的范畴。

    但是,近几年来教育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努力前进的一个方向。虽然这个方向以及政策遭遇了广泛而激烈的抨击,虽然没见哪位"教育产业化"鼓吹者解释清楚了什么叫做教育产业化。

    我们知道,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即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的伟大思想。但是,今天的学校却摆出"有才无钱莫进来"的架式。本来,教育是教书育人的百年大计,而今,提起教育经济或者教育产业化,教育与被教育已经完全变成了农贸市场的买卖关系。

    教育真的需要产业化或者变成一种经济吗?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有适龄儿童都要接受国民教育,而这种教育实行的是免费原则。虽然大家都回避中小学教育产业化,但新华社记者2002年曾就小学教育收费情况在全国11个城市开展的同步调查却表明,乱收费、高收费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结论是:"虽然有教无类,也是唯财是举。"

    为什么要搞教育产业化?鼓吹者的理由是,高中、大学不属于义务教育,其办学经费只能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己买单。而且一定要让教育与市场接轨,价格随供求关系波动。然而,由于中国人太多,高等学校容量太有限,高等教育供不应求,这"供求"关系明摆着是"卖方"对"买方"的绝对优势,价格波动铁定是只上不下,卖方赢家通吃,买方任人宰割。

    鼓吹教育产业化的另一个理由是解决教育经费不足。其实,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表象背后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教育经费的不足与教育资源的浪费事实上是并存的,而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校园内部机构臃肿,师生比例严重偏低。而这种状况并不能通过教育产业化来解决,因为如果不从制度上、从管理上根治教育浪费的问题,追加的投资也只能用来填补因浪费而留下的漏洞。

    在所谓教育产业化过程中,有一个任何巧言也掩不住的事实真相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正越来越变成专为富人安排的一桌宴席,越来越与高等教育向大众普及的教育民主化国际潮流逆向而行。逆向而行的当然不只是高等教育,老百姓不是已经悟出"连高中也读不起了"吗?不是早就有而且继续有许多穷孩子连"义务教育"也接受不起了吗?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倾向于排斥社会底层、倾向于增大社会隔离,教育越经济化,老百姓越觉得让孩子受教育不经济。

    教育产业化在事实上被简化为提高收费标准,或者干脆把学校当赢利机构。许多学校也正中下怀,忙不迭地干起了拿受教育机会牟利的营生。

    文化不经济

    核心提示:文化是一个最容易被滥用的词汇,因为没有多少人懂得它的真正涵义。文化一旦与经济扯上关系,它就变成了经济的婢女甚至妓女。根本上讲,文化经济与文化无关。

    现在到处都流行搞"文化大省"或者"文化大市"建设,以至于不管那个省或市,有或者没有"文化",有或者没有"经济",都在大谈"文化经济"。甚至有人为了证明所谓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经济的前景,还发明了一句名言:"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套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说法,宣称"文化本身也是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的确,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交融日益增强。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已经显露出强劲的势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美术、文博和文化娱乐、旅游、会展业、现代信息服务业等,都是文化中包蕴着经济、经济中渗透着文化的事业,是典型的"文化经济"事业。

    文化经济则是指在新的经济形态中,经济增长以文化为主体,不仅文化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内容,而且文化也成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消费要素,精神文化领域成为生产增长的重要空间。按照专家的说法,文化经济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文化对于推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成为趋势;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互为前提并相互促进。

    据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提法最早是由浙江创造的。而后全国各地的各种招商活动都以此为策略或者理念,发明了金柚节、龙眼节、荔枝节、茶叶节、西瓜节、小吃节等等,文化与经济可谓"同舟共济",令招商引资等经济活动都在所谓浓郁的文化氛围下进行。

    其实,文化包含三个层次:一是观念,二是制度,三是物质。所谓"文化经济"只不过是利用了文化的物质层面的某些元素罢了,其目的也完全不在于文化而在于经济,也就是赚钱。在这个过程之中,文化只是一个幌子,一层面纱、一种装饰,文化既没有得到尊重,更没有得到建设与发展。

    真正的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活动(包括经济的与非经济的)的分泌物与营养品。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反射而不是简单的写实,同时文化也是人类活动的规范和准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得承认,所谓的文化建设活动不可能建设出什么文化,文化经济也只是赚钱的一种行当,与真正的文化没有关系,就如一个小老板由开"士多"改行开书店,他并不因此从小商贩变成了文化人。

    汽车不经济

    核心提示:大城市塞车是一个当前广泛关注和议论的话题。塞车是车与路矛盾的尖锐化,经济学家把车与路的矛盾看作"拥挤不经济"和"投资不经济"的二律背反。

    塞车!塞车!对于中国的许多城市居民来讲,这是一个在讨论究竟何时买车和买什么车的同时,必然提起的一个相关话题。

    汽车不经济有两句话来概括:"买得起,用不起"和"用得起,用不上"。

    由人口拥挤、住房拥挤、交通拥挤带来的社会问题,被学者称为"拥挤不经济",即由于拥挤降低了城市居住的经济性和方便性。

    在2003年12月1日的一次咨询会上,深圳市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首次披露了深圳欲建设生态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8大问题,"机动车增长过快,交通环境恶化"作为问题之一赫然列入其中。

    近两年,不少城市都在有意无意地争取每百户居民拥有小车数量第一的排名。广州市长说,我们每天有700多辆车上牌;东莞市长说,我们每天有200多辆车上牌……十二分的自得与自豪背后,是车主与老百姓的抱怨与痛骂。

    尽管如此,在曾以自行车王国著称的中国,汽车热仍在显著升温。中国长达20年的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这股汽车热潮。自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翻了一番,生活水平尤其是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激起了消费者对贵重商品的强烈欲望。

    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能满足中国人对汽车的渴望。不过,一位国际咨询公司的总裁声称:"世界上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为中国而狂热,但时下这个市场之所以重要只是因为人们以为它重要。"

    有分析师指出,全球汽车行业已具有生产出比它们能卖出的汽车数量多数百万辆的能力,中国现有工厂的开工率仅略高于60%。在中国扩大生产只会进一步压低价格和利润。

    在国有、外资、民营三股力量支撑的中国汽车制造的赌局中,随着新厂的上马,价格和利润的下降将是难以逆转的趋势,资本洗牌重组的速度也日益加快,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成功是绝无可能的。

    在汽车制造不经济的同时,汽车消费的不经济似乎并不能摧毁老百姓买车的欲望。但事实上,城市扩张与道路建设的滞后,最终必然使汽车消费不经济状况的加剧。

    当然,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社会永远是在矛盾和解决矛盾中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如果中国要成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必然经历汽车不经济的阶段。

    传媒不经济

    核心提示:传媒暴利其实是一种假象。它诱使一些边缘投资者疯狂地往里边扔钱、烧钱,并想办法赶快圈钱,而不具有长远的战略,最终演变成一场泡沫闹剧。

    在任何一个城市,一打开电视机,都有数十套电视节目可供选择。报纸,没有几十种也有十种八种。

    虽然老百姓都在抱怨不少电视节目不好看或者插播的广告太多甚至太恶心,不过每一个人都不会愿意回到过去只有中央台、省台和市台的年代。如果让人们再回到那个传媒及资讯匮乏的环境,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传媒已经不单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和渠道,而且变成了一种产业,因此早已有人宣称中国进入了"传媒经济时代"。

    传媒经济的要义就是:"掌握传媒就等于掌握财富!"换一种说法是:如果你不能拥有传媒,那么你就要懂得操纵传媒。铺天盖地的广告要靠媒体,树立企业形象、创立品牌更要依赖媒体,哪家企业得罪了媒体,离遭殃就不远了!

    据说联合利华的总裁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这话可谓传媒不经济的一个经典表述。传媒投资的一个主要回收渠道乃广告收入,然而,对于所有的广告主来讲,他们几乎都不曾获得其广告费究竟花在了什么样的广告受众身上的准确数据报告,他们总是在传媒机构、专业的广告代理公司和一些与广告主有特殊关系的人的花言巧语的诱惑之下,大撒金钱赌博一场。

    广告主从来都不信任传媒,而只是又爱又恨,当然也可能是害怕,因此,就算是浪费了一半广告费,最后还得投入它的怀抱。

    传媒不经济除了上述传媒消费外,更表现在传媒投资上。针对传媒投资"泡沫说",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媒体产业其实还远没有真正"热"起来。其理由是,我国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理论上可以超过11300亿元,而2002年所实际拥有的市场"盘子"仅仅约800亿,至少还有近1/3的增量空间没有有效地占有,这很大程度上与媒体产业的市场开发能力低下有关。

    然而,传媒这个看似暴利的诱人行业,并没有让投资者获得满意的回报。除了主流的、由政府控制的电视台和报社看似有极大赢利之外,大多数的边缘投资者或其他行业进入者目前都没有获得正现金流,而是处于烧钱状态。因而像诚成文化的刘波那样的玩家,最终也撑不住一个吹出来的神话。

    传媒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规模化竞争的时代,客观上已经设置了一道资金介入和形成传播规模的门槛,而传媒投资应该是一种具有足够跨越"门槛"力度的大投资。当资金达不到跨越这一门槛的力度时,就不能期盼它产生回报,最终变成先驱者而被淘汰出局。

    同时,传媒投资应该是一种长线投资而不是一种短线投资。投资者如果熬不住的话,必然导致资方与业者之间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造成市场操作变形(如不断的"吃苦药"、"翻烧饼"式的调整版面定位、内容和形式定位以及目标受众定位等),甚至失败。

    假日不经济

    核心提示:淡化假日经济,才有利于对各项资源的合理使用,否则会形成很大的浪费。如果做足消闲经济文草,做到淡季不淡,资源均衡供应,合理利用,假日才真正地经济起来。

    老百姓喜欢"假日",商人喜欢"假日经济"。

    "假日经济"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词,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买方市场初期阶段,为刺激需求、减缓就业矛盾而采取的减少工作时间、增加节假日的措施,希望能形成一种新的消费需求,并对经济产生一定的推动力。

    "假日经济"是伴随着长假而来的,其实它就是"长假经济",一种暂时的但非常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指望通过"假日经济"来长期带动需求却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均衡和稳定,大起大落式的发展只会对经济造成破坏。

    而现行的这种全国整齐划一的休假制度,使我国的旅游业、商业、娱乐业呈现出一种"平时吃不饱,假日吃不了"的状态,其中旅游业尤为突出。这不仅使旅游者得不到应有的休闲和享受,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少消费者因为对"拥挤"和"涨价"的担心而不得不取消了假日消费计划。

    目前全国每年的公休假日已达114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3。商人们说:"假日经济,商机无限。"可以说,"假日经济"其实是媒体在商家的广告费支持下的一种炒作,仿佛"一假日就经济",而且假日就只与经济有关。

    多放假带来的变化是消费者可供支配时间的增加,这意味着消费者消费空间的扩大或者说消费选择的扩大,它似乎必然会使消费增加。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多放假在某一时点上可以形成一个人为的"消费拉动",但经济学家已经证明,就是消费多了或一段时期的消费多了,不一定意味着总消费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扩大(即平均消费倾向提高),也不意味着消费增长超过了收入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收入和其他情况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时间存在着"替代效应"。譬如说,假日期间购买了一台彩电,下个月将不再买彩电,这是消费在时间上的"替代效应"。

    "假日经济"毕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种过渡,它将最终走向"消闲经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闲经济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充实闲暇时间,丰富生活内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素质。

    "假日经济"所表现出来的短时消费需求旺盛诱发的盲目投资,而最终需求不足还得通过加价来加收。只有提倡"消闲经济"才可以进一步淡化"假日经济",才不至于假日消费"井喷"之后,马上变得门庭冷落车马稀。

    来源:【《新经济》杂志】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