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原文+翻译 外篇10脍箧
《庄子》原文+翻译 外篇09脍箧【题解】“胠箧”的意思是打开箱子。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全篇大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而天下始治矣”,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3
-
《庄子》原文+翻译 外篇09马蹄
《庄子》原文+翻译 外篇08马蹄【题解】本篇表现了庄子反对束缚和羁绊,提倡一切返归自然的政治主张。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以“伯乐善治马”和“陶、匠善治埴、木”为例,寄喻一切从政者治理天下的规矩和办法,都直接残害了事物的自然和本性。第二部分至“圣人之过也”,对比上古时代一切都具有共同的本性,一切都生成于自然,谴责后代推行所谓仁、义、礼、乐,摧残了人的本性和事物的真情,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5
-
《庄子》原文+翻译 外篇08骈拇
《庄子》原谅+翻译 外篇08骈拇【题解】“骈拇”指并合的脚趾,跟旁出的歧指和附着的赘瘤一样,都是人体上多余的东西。什么才是事物所固有的呢?那就是合乎自然,顺应人情的东西。倡导听任自然,顺应人情的思想,就是本篇的中心。全篇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非天下之至正也”,说明智慧、仁义和辩言犹如人体上的“骈拇”、“枝指”和“附赘县疣”,都是不符合本然的多余的东西。第二部分至“使天下惑也”,着力批评仁义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5
-
《庄子》原文+翻译 内篇07应帝王
《庄子》原谅+翻译 内篇07应帝王【题解】《应帝王》是《庄子》内篇中的最后一篇,它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庄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基于“道”,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浑一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分别和不同,世间的一切变化也都出于自然,人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基于此,庄子的政治主张就是以不治为治,无为而治便是本篇的中心。什么样的人“应”成为“帝王”呢?那就是能够听任自然、顺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人。全篇大体分为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4
-
《庄子》原文+翻译 内篇06大宗师
《庄子》原谅+翻译 内篇06大宗师“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一的,人的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道”。全文可以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是之谓真人”,虚拟一理想中的“真人”,“真人”能做到“天”、“人”不分,因而“真人”能做到“无人”、“无我”。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4
-
《庄子》原文+翻译 内篇05德充符
《庄子》原谅+翻译 内篇05德充符所谓德充符,即道德的完美充实。庄子列举了王骀、叔山无趾、申徒嘉、支离无脤等几个形体残缺而道德完美的人物,反复说明人的外形貌丑不足以影响道德纯美的价值。一个人只要内在的道德充实完美,即使形残貌丑也是有吸引力的,所以人们要忘掉形骸而求取道德。在此庄子还讨论了人情问题,主张养生要“无情”,切勿因情伤性,因情伤身。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7
-
《庄子》原文+翻译 内篇04人间世
《庄子》原谅+翻译 内篇04人间世【题解】《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怎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庄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5
-
《庄子》原文+翻译 内篇03养生主
《庄子》原谅+翻译 内篇03养生主【题解】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
查看更多 2025-03-25 樊荣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