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这句话的出处是:《孟子·尽心》。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大概的意思是说:“一切都是天命决定的,所以要顺从天命,这样,接受的才是正常的命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运。”那现如今,我们对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的理解,通常是用于对自己或他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4
-
美联社
1.美联社的简介 1892年成立于芝加哥。前身为1848年墨西哥战争期间,纽约市的6家大报成立的 “港口新闻联合社”。由纽约《太阳报》等 6 家报社创建。其后经过不断合并、改组,规模逐渐扩大。1900年总社迁至纽约。最初稿件只供给本社成员报纸,1945年以后开始向非成员报纸和电台供稿。它是由美国报业 ( 1300家报纸 )和广播成员 ( 3890家电台、电视台 ) 组成的新闻联合组织。全社工作人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10
-
如何做到在公众场合“应声而起,张嘴就讲”?
文/樊荣强绝大多数人都对公众场合发表讲话充满恐惧,尤其是猝不及防的即兴讲话,主持人或者领导点名要求自己发言,除了少数厉害的角色,其他的人几乎都会感到压力与痛苦。在公众场合发表即兴讲话的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如临大敌。本来就是去参加一个平常的会议,但是,当听说要当众讲话之后,浑身就不自在了,紧张恐惧的感觉让自己失去了参加会议的乐趣。第二,手足无措。到了自己发言的时候,自己的情绪、肢体、表情处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5
-
第十二课 套路:经典谋篇布局结构方法
第十二课 套路:经典谋篇布局结构方法谋篇布局这个问题,我认为大多数的作文课与作文书都没有讲明白,虽然讲了不少内容,但是,究竟什么是谋篇布局,如何进行谋篇布局,都没有给出有用的答案。在我看来,篇篇布局必须解决四个问题:表达的重点、叙述的顺序、整体的结构、材料的取舍。而这四个问题,本书的“元写作”理论则给予了最佳解决方案。下面所介绍的经典结构方法,可以让大家轻松地解决谋篇布局的问题。它们都是先贤的思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8
-
第十一课 方法:所有问题都指向怎么办
第十一课 方法:所有问题都指向怎么办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所以,我们总是在为各种事情确定目标,同时也在为实现目标而寻找方法、提出对策。11.1 “怎么办”在问什么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所以,我们总是在为各种事情确定目标,同时也在为实现目标而寻找方法、提出对策。只要涉及方法、办法、建议、打算、对策、措施、方案等内容需求深入展开的时候,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13
-
第十课 原因:为什么要学会讲为什么
第十课 原因:为什么要学会讲为什么一、为什么在问什么学习的一条重要准则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意思是:知道它是这样的,还要知道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可能每个人都读过。为什么要读?因为我们面对许多现象,都忍不住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理由、原理、动力、规律。“为什么”是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解释性问题。所谓解释,就是在对事物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合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7
-
第九课 事实:要从事实陈述开始写作
第九课 事实:要从事实陈述开始写作 一、是什么在问什么对于思考、研究、讲话与写作,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一定要学会陈述事实。因为总的来讲,讲话与写作干的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提要求”这三件事。而问“是什么”,就是在摆事实,就是在陈述事实。客观事实与主观事实人的认知与思考对象,概括而言,就只有外部事物与内心想法。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称为事实。究竟什么是事实呢?所谓事实,并不一定是物质的东西,并非只有看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8
-
第八课 分析:非常实用的分解分类法
第八课 分析:非常实用的分解分类法一、分析究竟是什么分析这个词儿,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比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来,你帮我分析分析”。这些时候,分析通常指的是研究。这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是在用部分指称总体,因为分析原本属于研究的一个部分。其实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分析含义。如果你不从事写作,对分析一词的含义含糊其词倒也无所谓,但是你如果想从事写作并且写好文章,那必须得把分析一词的含义搞清楚,
查看更多 2025-02-12 樊荣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