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1973年,美国一所精神病院,一名患者凑近另外一名患者说:“你绝对没有精神病,你应该是一名记者或者教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精神病患者又为何会发现病友其实根本没病的?原来,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博士罗森汉恩进行的一项实验。他在寻找一个答案:如果身在精神病院,我们该如何证明自己没有病。于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试验,罗森汉恩邀请了8名志愿者,他们身份各异:有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等等。虽然身份不一,但是,他们都有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6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答非所问就是回答,敬而远之就是不喜欢,沉默不语就是拒绝,闪烁不定就是撒谎,冷战就是不怕失去。有些事情,真的没必要追问,回头看看,所有的细节,都是答案。”稻盛和夫这话残忍又直白,将人际关系中那层窗户纸,戳破了。人际交往中,别说什么青梅竹马,上下铺的交情,一起拼出来的友情,这世上多的是人走茶凉,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人生,有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渐行渐远,变得客气、沉默、敷衍、冷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9
-
关于良知——你为什么不愿意脱掉裤子?
关于良知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里说到一个小故事:王阳明的门人某夜间捉到一个贼,他对贼讲了一堆关于良知的大道理,贼哈哈大笑说:“我都已经做贼了,哪里还有什么良知,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于是这个门人说天太热了让贼脱掉了上衣,又说“还是热,把裤子也脱掉吧!”这时,贼犹豫了,说:“这不太合适吧?”门人大喝道:“这就是你的良知!”是非之心,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则非人。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9
-
熊逸是个怎么样的人?
熊逸是个笔名,而且他不止一个笔名,多年来出版了几十种图书。他并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在正式的学术机构工作过,但他的阅读范围之广,思辨能力之强,又远在很多专业学者之上。因为没有什么世俗意义上的头衔,所以,罗胖一直用“思想隐士”来解释他的身份,这个词就成了他如影随形的标签。见到他本尊之前,我对“隐士”和另一个现代人挂在嘴边的词“社恐”多少有点不以为然。但后来我终于印证,“隐士”对熊逸来说,不是人设,而是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6
-
扎心!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留存不超过150年
文/任泽平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留存不超过150年,因为,生命的上限基本是100岁,在过世后50年,就会被忘得一干二净,如同从没来过一样。人类自然老去后,前几年还会被儿孙祭奠,随着时间的推移,50年后儿孙也变成老人了,自己的人生很多东西已经顾不上了,何况上一辈人的事。时间再放长一点,彻底的是尘归尘土归土,这个世界,你就如同从来没有来过一样,连亲人也不记得你了。来时一无所有,走时也一无所有。宇宙之大,生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6
-
5块钱10个鸡蛋和10个鸡蛋5块钱有区别吗?
5块钱10个鸡蛋和10个鸡蛋5块钱有区别吗?有一个朋友,他在路边摆摊卖鸡蛋,鸡蛋前立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5块钱10个鸡蛋。我说哥们,你这牌子不能这么,你应该这样写:10个鸡蛋5块钱。朋友说:“那不是一样的吗?”我说,写“10个鸡蛋5块钱”会卖的更好,知道区别在哪吗?看起来好像没区别是吧?如果是一个做大生意的人,这个区别就大着呢。比如说:你的小孩跟你说,“爸爸,我能不能在学习的时候看电视啊?”你肯定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6
-
如何看待苦难?
【如何看待苦难?】三个作家对苦难的描述,谁说的最好?王朔: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去愚弄底层人们!王小波:认为人必须吃一些苦,这种想法不仅有害,而且是有病。余华: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5
-
国学堂之梁冬对话刘力红(20090712)
播出时间:2009.07.12 23:00~24:00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在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请到了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了关于疾病的很重大的理论体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李俊涛刘老师好!刘力红:你好。梁冬:请容许我呢,花一两分钟的时间对上一周的话题呢,进行一个总结和分享,因为有些朋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