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用心做培训,樊老师一生只收3000弟子
  • 关注樊老师微信
  • 联系我们
  • 客服QQ
    • 简说老子话写作44:知止不殆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四章】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一章,老子让读者做选择题。他分别出了三道选择题:名誉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生命和财产比起来,哪一个更珍贵?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有害?虽然老子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是,以老子一惯的“无为”观念,很显然,生命比名誉更重要,生命比财产更珍贵,得到比失去更有害。名誉、财产这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8

    • 简说老子话写作43:不言之教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一章,老子继续阐释他的“弱者道之用”以及“无为”思想。让人特别佩服的是一点是,老子总能看到我们常人所看不到的更深一层的道理。在常人看来,弱的就是弱的,柔的就是柔的,但是,老子不这么看,他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你拿着它去跟整个天下的其他东西比较,就会发现它是最坚强的。尤其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9

    • 简说老子话写作42:三生万物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一章,从古至今最有争议的是对“一”“二”“三”的解释。老子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依然只是各执一词,各自自圆其说。我赞同陈鼓应先生的观点,本章为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也就是世界是怎么来的,就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7

    • 简说老子话写作41:道隐无名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一章】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是挺孤傲的一个人,说话虽然算不上刻薄,但是很多时候真的让人接不住。就连老子这个称谓,就让一般人够不着。老子不姓老,姓李,全名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7

    • 简说老子话写作40:有生于无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章】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读《道德经》特别考验一个人的悟性和理解力。与《论语》比较起来,《道德经》更加烧脑,一则老子的观点比孔子的观点深奥,二则《道德经》的文言文比《论语》更加简洁。因此,读《道德经》,对很多人来讲近乎猜谜。而比猜谜更麻烦的是,平常的猜谜,谜底几乎都是唯一的。而读《道德经》这样的猜谜,没有唯一的谜底,每个猜谜者都有自己的答案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3

    • 简说老子话写作39:致誉无誉

      文/樊荣强【老子·第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一章开头一段老子所说的“一”,我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6

    • 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究竟是什么?

      近日,一家VR(虚拟现实)创业公司Pico对外披露,该公司已被字节跳动收购。受这件事的催化,一个很多人都不认识的新名词——“元宇宙”,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我们还在试图理解消化这个新概念时,一些科技巨头早已开始了对元宇宙领域的探索。早在2020年底,马化腾就曾提出一个能够“由实入虚,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体验的全真互联网”,这与元宇宙的概念十分类似。不久前,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向他的员工表示,未来几年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8

    • 佛教在印度诞生,却又在印度灭亡,是何原因导致印度佛教的衰败?

      居今世志古道佛教的创立和兴起约公元前556年佛教在印度诞生,佛教的创始人达摩·悉达多,他证道成佛后被人尊称释迦摩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摩尼出生于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曾到伽耶城南优娄频罗村的苦行林,修习苦行。经过六年苦修,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游历讲佛,创立佛教。树下悟道与佛教同时兴起的还有耆那教。佛教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6

    立即报名 免费试听

    填写以下报名表,获赠800元试听机会一次。获赠《樊荣强讲话技术》秘籍一本。上课地点: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东原中心4号楼1205

    023-6385-4370 135-0035-2876

    服务QQ:754934632  咨询时间:9:00 ~ 9:00

    您也可以拨打 : 187-2336-1670
    服务时间: 7x24小时

    电话咨询
    免费试学
    热门课程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