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荣强给女儿的100封信:第3封
诗诗,我的女儿:我现在在广州,一个人呆着,就给你写一封信吧。我最近在想一个问题,关于你兴趣问题,或者说你将来的理想。我在前些天去买了一个萨克斯,我想有空的时候学习,一定要把它学会。我在年轻的时候,学过两种乐器,一是小提琴,一是吉他。但是两样都没有学会,这一我一生的一大遗憾。因此,我现在决心,这一生一定要学会一种乐器,而现在的选择就是萨克斯。而你呢?前些天你回到家里,又去把那个摆到衣柜顶上很久的电子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5
-
樊荣强给女儿的100封信:第2封
诗诗,我亲爱的女儿:自从上次第一封信写了之后,几个月又过去了。为什么耽误了几个月都没有写第二封信呢?因为我一直都在思考究竟这封信要写什么。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既然是我的生命延续,那么,在我的内心深处,我究竟希望你延续我的什么呢?说起这个话题,其实也就是我要如何教育你的问题。但我不大想使用教育这个词,因为教育二字似乎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有强制的意味,而这种状态我是不希望的。孔子说,己所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3
-
樊荣强给女儿的100封信:第1封
樊荣强给女儿的100封信 第一封 2009年11月10日,阴天 2009年10月5日,与女儿诗诗在西安大雁塔扮皇帝与格格 诗诗,我亲爱的女儿:在两个多月前,我就萌生了给你写100封信的打算。而今天,则是正式开始写这第一封信。写信的理由很多,在具体说出来之前,先让爸爸把20多年前读过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2首抄给你吧——当四十个严冬围攻你的眉梢,在你美的田间掘下深壕。此刻你引人注目的青春锦袍,会变得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5
-
自我提升的三个境界:慎言、慎行、慎独
有这么一句话:“勿冲动,但慎言,且深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人活到老,都在学一个“慎”字。慎言,看破不说破《朱子治家格言》写道:“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真正的智慧是,看破不说破,照顾他人情面。公司里新来了一个实习生,家境一般,为了省钱每天都带饭来吃。有一次去客户那里提案,我们请客户吃一顿饭,花了500元。领导有事,就让实习生先去买单,然后再回公司报销。实习生在前台结账时,磨蹭好久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5
-
人生三等苦
佛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应用到吃苦,就是,吃什么样的苦,就享什么样的福,就得到什么样的成功。上等苦,也就是低层次的苦,这个苦不难承受,大多数只要想过日子的人都能吃得了(当然,需要身体扛得住)。吃得了这个上等苦,解决温饱不成问题。中等苦,一般层次的苦。上面说了,上等苦大多数人都能吃得了,但来自外界施加的中等苦,很多人就无法承受,住住是“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甚至“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下等苦,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4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业余读者值得一读吗?
我可以用一页纸写出《纯粹理性批判》的几条最核心的思想,并且对一个高中生解释清楚,聪明的初中生也行。但是,为什么康德“絮叨”了一本书?因为原著的论证特别细密,有很多精妙的细节是不可能体现在一张纸的大纲上的。在读原著的过程中,你自己的思维被强迫细密化。类似的例子有佛教,其核心思想是可以列在一张纸上并解释给中学生的。但是,佛教里有无数论证特别细密的论著(譬如说舍尔巴茨基的《佛教逻辑》),你要是去读那个,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3
-
林语堂的最后时刻
林语堂最后五年住香港期间基本停止了写作,但有一次例外。1975年,美国西蒙斯学院( Simmons College)的安德森教授摘录林语堂英文著作中的警句,编了一本《林语堂精摘》,林语堂为此写了一篇简短的序言。这是林语堂最后发表的一篇作品,其中他写道:我喜欢古时一位中国作家的话:“古人本无须有所言,突然间情不自禁有所言,时而叙事,时而言情,言毕,萧然而去。”我也是情不自禁写了一点东西,现在要说的都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4
-
樊荣强乱弹《论语》八佾篇07:君子无所争
文/樊荣强《论语·八佾第三》第7节: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句话在讲什么呢?在讲君子的风格,在讲君子日常的一种行为特征。其实就是彬彬有礼。“子曰:君子无所争”,就是讲君子他不会跟别人去争吵、争斗,搞什么很激烈的竞争。如果说“必也”,就是必须要去争一个什么东西的话,就可能就是“射乎”,就是射箭比赛的赛场上边,可能要争一争。这里的这个射很重要。在我们孔子的那个
查看更多 2025-02-25 樊荣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