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全文20篇
学而篇第一 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0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0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0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0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10
-
樊荣强乱弹《论语》学而篇08:贤贤易色
文/樊荣强《论语·学而第一》第8节: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曰”约等于“子曰”。贤贤易色的意思,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国学大师辜鸿铭就把它解释为:大丈夫当如欣赏女人之美一样去追求他人身上值得追求的东西。而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为: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我不大同意他们的观点。首先,“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9
-
民间传统习俗:烧香为啥烧三根?三根香代表什么?生活处处皆学问
名山古刹中香火缭绕,善男信女烧香拜佛,一派盛世繁华之景。晚唐诗人杜牧曾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巍然屹立在风雨中的古寺,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化。相信很多人都曾烧过香拜过佛,但是要问起烧香为什么要烧三根?三根香代表什么?想必大家就会一头雾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第一、三根香分别代表的寓意香文化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熏香,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了的历史了。到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14
-
洛克:人类知识的来源与等级
洛克约翰.洛克( John Locke,1632-1704)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其父是一名清教徒。洛克1646年到威斯敏斯特学校读书,1652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26岁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牛津大学教授希腊文、修辞学和道德哲学。1665年离开牛津大学,作为驻外使馆的秘书到德法等国工作了两年。回国后结识了英国辉格党创始人之一沙夫茨伯利伯爵,在其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担任沙夫茨伯利的医生、家庭教师和秘书,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8
-
陆九渊:最牛读书法
(文/刘立夫)中国人的读书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两种:第一种是“渐悟”读书法,第二种是“顿悟”读书法。陆九渊是第一个把这两种读书法融汇贯通的第一人。他的原话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陆九渊开了一个象山书院,很多学者慕名而来。对于初学者,陆九渊让他们多读圣人之书,稍安勿躁,循序渐进。对于那些满腹经纶、四书五经早就烂熟于心的尖子生,陆九渊就让他们丢掉书本,清空所有的知识,只管闭目打坐,体会澄明无染的“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9
-
樊荣强乱弹《论语》学而篇06:入则孝,出则弟
文/樊荣强《论语·学而第一》第6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人想去拜孔子为师,于是就问:“孔老师,我能不能成为你的学生呢?”孔子当然不会随便收学生的,说只要你交钱,那就可以成为我的学生。孔子收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标准和条件的,于是他回答那位想拜师的人说:“你要成为我的弟子,必须做到几条,看你做不做得到。做得到,那你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11
-
樊荣强乱弹《论语》学而篇05:道千乘之国
文/樊荣强《论语·学而第一》第5节: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明《论语》不仅是一部伦理学的书,也是一部政治学的书。《论语》开篇几段都在讲如何做人,现在终于讲到了如何做君王,如何做官,也就是如何搞政治。孔子说,“导千乘之国”,大家注意,这里是一个“道”字,我念的却是“导”。为什么?因为“导”的繁体字是上面一个“道”,下面一个“寸”。导字变成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10
-
樊荣强乱弹《论语》学而篇04:吾日三省吾身!究竟是哪三件事?
文/樊荣强《论语·学而第一》第4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姓曾,名参,曾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能够在姓氏之后加“子”的人,都是值得景仰的牛人。当然,傻子不算!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论语》开篇第四节就轮到“曾子曰”,说明曾子的地位不低。曾子参与了《论语》的编写,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在唐朝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