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与写作分类概括很重要,否则思路就会很混乱
文/樊荣强我总是强调:“没有概括提炼,就不要开口讲话”。概括提炼除了高度概括之外,更需要做多点式的概括,尤其是三点式概括。大多数人只习惯于具体罗列,而不善于做多点式概括,不仅会导致讲话的思路狭窄,而且容易导致思路混乱。我们一定要将具体的信息进行分类概括。举三个例子来看看吧!如果我们要说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呢?你说:听父母的话、勤奋学习成绩好、不整天玩手机、尊敬老师、跟同学相处很好、自信阳光、没有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7
-
文章究竟怎么才写得出来?
文/樊荣强最近几天,买了几本关于写作的书来看,其中包括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书。有美国作家写的,也有中国作家写的。收获只能说有一点点,但遗憾更多。因此我感觉自己传播“元写作”理论与方法的责任更加重大,道路更加漫长。其中一本书是台湾逢甲大学教授韩乾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他的这一段文字倒还有些意思,不妨抄录如下:写作的风格,在于能容易而且清楚地传达作者的意念,使读者在阅读时受到作者笔触、风格的感染。所谓文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7
-
钻石法则:社会学研究的焦点也就是我们讲话的重点
文/樊荣强对一般人来讲,发表讲话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思路。如果不知道自己讲什么,他还能够保持淡定吗?我所创立的演讲钻石法则就是要解决人们演讲中的思路与逻辑问题,让你知道自己究竟可以讲什么以及讲清楚。钻石法则的核心就是把讲话当成回答问题,而回答的问题只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三种“元问题”。在一段或一次讲话中提出一个或多个“元问题”,就是立题——提出疑问。最近阅读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F·钱布利斯和拉塞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7
-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1.一鼓作气【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9
-
【统计学家的故事】回归分析的创始人:弗朗西斯·高尔顿
弗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22年2月16日—1911年1月17日),查尔斯·达尔文的表亲(高尔顿为达尔文的表兄),是一名英格兰维多利亚时代的文艺复兴人、人类学家、优生学家、热带探险家、地理学家、发明家、气象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和基因学家。1人物介绍高尔顿一生中发表了超过340篇的报告和书籍,他在1909年被授与爵士。他在1883年率先使用「优生学」(eugenics)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11
-
什么是内卷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个小镇。小镇上有很多鞋店,这些鞋店每天上午10点开门,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午休,下午2点到晚上6点继续营业;每周一至周五营业5天,周末休息。夏天最热的那几天,鞋店老板们会纷纷把店关掉,去南方的海边度假;冬天最冷的那几天,鞋店老板们也会纷纷把店关掉,去北方的山里滑雪。多年以来,小镇上的常住人口没有什么变化,鞋的品质一直优秀,供货也稳定,所以,小镇上的鞋的供需关系一直处于一个近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4
-
3分钟读懂西藏,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
曾经有人说,人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西藏,还罗列出数之不尽的理由,每一条都那么令人神往。也有人说,走进西藏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仅仅是这地名本身,就足以让人魂牵梦绕。那么关于西藏,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把西藏的历史大致整理一下,让更多人了解西藏!▼西藏,最早源自古音bo,汉文史书最早称呼为土蕃,英文Tibet ,发音相似。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以后,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11
-
3分钟读懂西藏,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
曾经有人说,人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西藏,还罗列出数之不尽的理由,每一条都那么令人神往。也有人说,走进西藏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仅仅是这地名本身,就足以让人魂牵梦绕。那么关于西藏,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把西藏的历史大致整理一下,让更多人了解西藏!▼西藏,最早源自古音bo,汉文史书最早称呼为土蕃,英文Tibet ,发音相似。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以后,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
查看更多 2025-02-19 樊荣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