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荣强:顺德老板的聚财之秘
文/樊荣强有比较才有鉴别。去年,当我写完《杰出的顺德人——顺德企业家访谈录》一书,然后去重庆出差,接触了一些内地大小老板之后,我对顺德老板如何聚财发达方有更明确的认识。在重庆,我听到那些老板谈论的话题,多是自己正打算搞一个什么项目,而且一投资就是上千万元甚至几亿元。初听起来挺令人激动,也挺吓人,但仔细想想就觉得有点不对路。因为他们的思路大都是拿着项目计划书去到处套钱而已,但一个项目还没有见效,马上
查看更多 2025-03-04 樊荣强 6
-
樊荣强:大哥,你需要贷款吗?
文/樊荣强今天有人打电话问我,大哥,要不要贷款,正好我在爬山,中途休息,就跟他聊了几句。平时我收到这种电话都是直接挂机,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对方的时间。做个电话推销员也挺不容易的。如果我跟他聊,他就会以为有希望,但我最后还是会拒绝他,他可能更加失望。人生的痛苦不是没有希望,而是以为有希望,最后却是失望。我跟电话那头的人说,贷款呀,我想贷款,但是要满足三个条件。他说,啥条件,你说来听听,我们一
查看更多 2025-03-04 樊荣强 8
-
樊荣强:为什么说我们并不了解自己?
文/樊荣强与身边的人比较起来,比如父母、兄弟、朋友、同事、同学,领导,我比他们更了解我自己吗?可能大多数人都认为,我比他们更了解自己!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恐怕不一定。毫无疑问,某些隐私问题,别人当然不了解,但是,这并不一定得出结论——别人不如自己了解自己。我们没有必要拿自己与某个别人简单比较谁更了解你,反正你得要坚定一个信念:我没有别人更了解自己。为什么说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第一,视角局限。卜正民,
查看更多 2025-03-04 樊荣强 6
-
700年前马可·波罗眼中的杭州
欧洲人读到马可·波罗对中国的描述时,认为他口中的中国太好,不可能是真的。你是否同意?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1275年来到了中国元朝上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到威尼斯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出《马可·波罗游记》。1300年,威尼斯有超过10万的人口,是地中海地区最富足的城邦国家。尽管如此,在中
查看更多 2025-03-04 樊荣强 3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答非所问就是回答,敬而远之就是不喜欢,沉默不语就是拒绝,闪烁不定就是撒谎,冷战就是不怕失去。有些事情,真的没必要追问,回头看看,所有的细节,都是答案。”稻盛和夫这话残忍又直白,将人际关系中那层窗户纸,戳破了。人际交往中,别说什么青梅竹马,上下铺的交情,一起拼出来的友情,这世上多的是人走茶凉,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人生,有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渐行渐远,变得客气、沉默、敷衍、冷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9
-
关于良知——你为什么不愿意脱掉裤子?
关于良知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里说到一个小故事:王阳明的门人某夜间捉到一个贼,他对贼讲了一堆关于良知的大道理,贼哈哈大笑说:“我都已经做贼了,哪里还有什么良知,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于是这个门人说天太热了让贼脱掉了上衣,又说“还是热,把裤子也脱掉吧!”这时,贼犹豫了,说:“这不太合适吧?”门人大喝道:“这就是你的良知!”是非之心,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则非人。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9
-
熊逸是个怎么样的人?
熊逸是个笔名,而且他不止一个笔名,多年来出版了几十种图书。他并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在正式的学术机构工作过,但他的阅读范围之广,思辨能力之强,又远在很多专业学者之上。因为没有什么世俗意义上的头衔,所以,罗胖一直用“思想隐士”来解释他的身份,这个词就成了他如影随形的标签。见到他本尊之前,我对“隐士”和另一个现代人挂在嘴边的词“社恐”多少有点不以为然。但后来我终于印证,“隐士”对熊逸来说,不是人设,而是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6
-
樊荣强:无处不在的“元思维”
文/樊荣强卡耐基指出:“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成功者的成功,其实都是他们的思维的成功。”卡耐基指出了人与人之间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专门接受什么思维的培训、教育和训练,虽然我们过去所学习的许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历史、物理,甚至体育,都包含着思维的训练,但是,思维训练只是附带的馈赠,额外的回报。最近买了一堆书,其中有两本是《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和《置身事内:
查看更多 2025-03-03 樊荣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