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孔子练口才04:贤贤易色
文/樊荣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这本书,通篇都在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有的时候是子曰,有的时候是孔子的弟子曰,也就是孔子的弟子代表老师发表观点。有一天,孔子的一个优秀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意思就是,一个有教养的贤人,就应该有贤人的样子,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该怎么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呢?子夏提出
查看更多 2025-03-24 樊荣强 5
-
一个人精气神不足时,就会变懒变封闭。
文/周白光中医建议:气血不足的人,容易变懒变封闭一个人精气神不足时,就会变懒变封闭。气血不足,精气神不佳,不正之气就会趁虚而入。久而久之,就会变懒变封闭;不想运动,只想窝在家里;不想出门,只想躺在床上;白天没劲儿,晚上睡不着;如此陷入恶性循环。能量不足,生命状态是封闭的。封闭起来以后,外在的显化就是:冷漠,自私,烦躁,懒惰,缺乏行动力。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始强迫自己改变,变得有执行力,努力克制
查看更多 2025-03-21 樊荣强 7
-
跟孔子学口才03:为君之道
文/樊荣强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句话,是在讲如何治理一个国家,而且是比较大的国家——千乘之国。千乘之国究竟有多大呢?就是有10万兵力。10万兵力在春秋战国时代,至少算一个中等实力的国家吧。那么,一个君王,如何治理一个拥有十万兵力的国家呢?孔子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条,敬事而信。意思是,要严谨、认真、勤奋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敬事的敬,不是尊敬的敬,而是
查看更多 2025-03-21 樊荣强 7
-
跟孔子练口才02:三省吾身
文/樊荣强孟子说,反求诸己。意思是遇到问题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话虽然是孟子说的,思想根源却在孔子。反省,这是中国一种伟大的传统文化。很经典的一个例子,出自于论语,我们都非常熟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有争议,有人说是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有人说是每天反省自己三件事儿。我的意见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怎么理解呢?我可以这样翻译这段话。曾子
查看更多 2025-03-21 樊荣强 7
-
地铁安检:平衡安全与便捷的考量(钻石法则经典范文)
地铁安检,这一安全措施,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其初衷是确保地铁乘客的安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将探讨地铁安检的历史、现状以及相关的争议,同时提出对地铁安检的合理思考。地铁安检的历史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盛大体育赛事。为了确保奥运期间的安全,北京地铁系统首次引入了地铁安检措施。这一举措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必要的安全手段,以
查看更多 2025-03-21 樊荣强 6
-
苏联支援中国工业建设,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
文/译缘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最初只是单纯的想留下一种战略缓冲。那个时候的新中国虽然和苏联同是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是随着我们的领袖强硬的拒绝苏联在大连驻军以及租借中国东北不动港的要求之后,苏联高层对于这个新成立的国家非常的不满,那个时候认为是挑战苏联老大哥的一个刺头,必须得好好教育一番!于是斯大林完全推翻了自己之前对于维护东北亚和平的承诺,转而支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那个时候进攻韩国。那时候苏联
查看更多 2025-03-21 樊荣强 9
-
跟孔子练口才01:修行之法
文/樊荣强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中开篇的第一段话。这段话是孔子在告诉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具体的办法就是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学习。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交朋友。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批评。这三句话说起来轻飘飘的,好像也挺简单。但是,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觉非常之难。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什么意思?就是学习练习,你会觉得非
查看更多 2025-03-21 樊荣强 9
-
跟孔子练口才01:修行之法
文/樊荣强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中开篇的第一段话。这段话是孔子在告诉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具体的办法就是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学习。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交朋友。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批评。这三句话说起来轻飘飘的,好像也挺简单。但是,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觉非常之难。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什么意思?就是学习练习,你会觉得非
查看更多 2025-03-21 樊荣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