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史为镜:历史的智慧,真的有用吗?(每日观察0175)
文/樊荣强《一生必知的100个观念》之003《旧唐书·魏征传》里面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意思是,不管你是个什么位置上的人,都需要一面镜子,否则穿衣服这样的小事你也做不好,日常的行为分寸也拿捏不好,王朝的兴替更是看不懂也玩不转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历史经验的民族,尤其喜欢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查看更多 2019-12-09 樊荣强 88
-
或然性:我们究竟能不能把握真相及真理(每日观察0174)
文/樊荣强《一生必知的100个观念》之002哲学上有一个派别叫做“不可知论”,最初由英国博物学家、教育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者认为,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不可知论”,认为不可知论者会否定所有的知识与真理,甚至会否定所有的研究与学习,否则我们又怎么理解赫胥黎作为一个博物学家、教育家而存在呢?又怎么理解他还出版
查看更多 2019-12-08 樊荣强 57
-
凡事皆有因果!所有人都逃不掉的宿命(每日观察0173)
文/樊荣强《一生必知的100个观念》之001凡事皆有因果。这并不是佛教所独有的观念,而是人类普遍一致的观念。当代语言学大师史蒂芬·平克认为,因果关系与时空关系是万物最基本的两大关系,任何思想都不能脱离以上两个关系的研究。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恐怕是从人类诞生那一刻就开始了。人类的智慧,可以说就是研究发现各种因果关系的总和。因果关系的另一个说法,就是规律。而规律就是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
查看更多 2019-12-08 樊荣强 199
-
纠结!为什么我们总是拿不定主意?(每日观察0172)
文/樊荣强我非常赞同最近几年网上流传的一句话:“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我从小受了唯物主义的教育,一直觉得先天的条件、生活的环境、日常的遭遇等待“物质”才是影响成功更重要的因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与“物质”相对立的“意识”这个因素似乎更值得关注,甚至有了些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何如此?物质的东西已经确定了,或者不可控制,而自己的观念却由我做主。两个双胞胎孩
查看更多 2019-12-06 樊荣强 136
-
不熟悉的话题如何找话来说?(每日观察0171)
文/樊荣强在各种社交场合,我们难免会遇到某些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发言表态,我们该怎么办呢?按照某些专家的说法,不懂就不要装懂,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这就是沉默是金的道理。看似正确,可以我们不得不说,又该怎么办呢?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一位曾经的打工皇帝唐骏先生写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里不评价唐骏这个人,也不讨论成功是不是可以复制,我想说说他在书中讲过的一个微软公司的面试题目:纽约
查看更多 2019-12-05 樊荣强 71
-
年底了,年终总结怎么写?怎么讲?此招必学(每日观察0170)
文/樊荣强昨晚有学生来上课,上课前有些着急地跟我说,樊老师,明早我要参加单位的年终工作总结,三分钟的时间,我怎么讲得更好,让领导觉得满意,50几个同事听起来不平淡呢?他打开手机把自己白天写的稿子给我看,除了开场的客套话之外,罗列了一二三四五六七项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明年打算。如此写法与讲法,当然不可能让人眼前一亮,这完全就是流水账嘛!我告诉他,任何时候的讲话,都不要忘记了钻石法则,都不要忘了是
查看更多 2019-12-04 樊荣强 99
-
弱者永远玩不过强者!马太效应我们真的懂了吗?(每日观察0169)
文/樊荣强宝岛那边正在搞个竞选。昨天看新闻上说,韩某的支持团体竟然转粉支持蔡某。理由是“西瓜效应”,即被认为可能当选,就会有更多人靠上去。所谓西瓜效应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就是指,如果第一年种的西瓜好卖,大家都开始种西瓜;第二年西瓜就会过剩,不好卖了,于是大家又都不种西瓜了。而等到大家都不种西瓜的时候,西瓜价格就会升上来了,又变成好卖了。上面这段话听起来挺绕,其实就是,大家认为好的东西就会跟风,大家认
查看更多 2019-12-03 樊荣强 117
-
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每日观察0168)
文/樊荣强现在而今眼目下,口才是越来越重要了。据说“小升初”现在都要进行面试,而且题目都还挺难的。由此可知,我的口才培训事业还可以持续很久很久。最近辅导一个12岁的小学生,围绕“小升初”面试,展开更全面的思维、演讲、口才、写作方面的培训。家长提供了一套供参考的“小升初”面试题目,我发到微信群里,那些成年的学生看了后感叹说,樊老师,看来我的幼儿园都要重新读过了,这些题目实在是太难了。其中有道题目,谈
查看更多 2019-12-02 樊荣强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