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润《底层逻辑》要点抄评005 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P.011)
文/樊荣强005 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P.011)如何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学习,拥有智慧。我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人生来只是一张白纸,白纸必须有自己的智慧,才有拥有自己的意义,而不是被别人涂画。只有不断学习,吸收他人的能量,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选择是人生第一层智慧。人生不仅有问答题,更多的是选择题。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们不仅需要有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4
-
刘润《底层逻辑》要点抄评003 一个人的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1、法学家的对错观,2、经济学家的对错观,3、商人的对错观
文/樊荣强003 一个人的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1、法学家的对错观,2、经济学家的对错观,3、商人的对错观。(P.003)俗话说:“屁股指挥脑袋。”一个人坐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同的观点。人世间的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没有简单的标准答案。人们总是基于利益、关联性、信息多少、经历、经验、兴趣、爱好、性别、地位、职业、认知、知识、角色、信仰等等因素,对相同事物发表不同的观点。法学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5
-
刘润《底层逻辑》要点抄评002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序言 P.VI)
002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序言 P.VI)这个公式也放在了书的封底上。这话看似挺有逼格,因为它被包装成一个数学公式。但是它却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有问题,所以刘润自己也没有把它自圆其说。刘润这样来解释“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这个公式:“如果只教给你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一旦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如果教给你和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7
-
刘润《底层逻辑》要点抄评002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序言 P.VI)
002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序言 P.VI)这个公式也放在了书的封底上。这话看似挺有逼格,因为它被包装成一个数学公式。但是它却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有问题,所以刘润自己也没有把它自圆其说。刘润这样来解释“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这个公式:“如果只教给你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一旦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如果教给你和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2
-
刘润《底层逻辑》要点抄评001 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序言 P.V)
文/樊荣强001 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序言 P.V)关于底层逻辑的定义,我不完全认同刘润的观点——它就是指事物间的共同点。但是,这个定义太宽泛,因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既有表面的,还是底层的——即一般人往往看不见的。因此,表面的共同点不能称为底层逻辑,只有隐藏的表象背后或底下的规律,才称为底层逻辑。注意,我这里用到了“规律”这个词。我认为,隐藏的共同“点”也不能称为底层逻辑,而只有隐藏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5
-
张维迎:有些看上去是人性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制度的问题
有一些人说,经济学家只重制度,而不重人性。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事实上,人性和制度是相互影响的。在制度不健全的国度,往往也伴随着各类腐败的盛行;而在制度健全的国度,腐败就相对较少。这说明,有些看上去是人性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制度的问题。经济学家张维迎学习经济学,重要的并不是记住某项具体结论,而是要学会正确思考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究竟怎样才能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呢?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归纳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5
-
《人民日报》推荐:保持松弛感的9个习惯(建议永久收藏)
作者:林十九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选择,每一件都充满变数。焦虑、迷茫、不安,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主旋律,让人不得不绷紧神经,被动地循着轨迹奔跑。破题之法,就是重新调整内心秩序,善待生活,给疲于奔命的自己一份松弛感。就像诗人在《不安之书》中写的:“如果我别无所长,至少我永远保持着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新奇感。”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不必拧巴,找回松弛感,方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一个确定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5
-
罗新:正史编纂并不表明史学伟大,而是政治强权对历史论述的独占
”在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国家对社会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文化——政治体,历史叙述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政治权力要排斥一切不利于或无助于政治权力的历史叙述,从而使服务于政治权力的历史叙述获得独尊地位。”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本文节选自作者《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一书,原题《遗忘的竞争》,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近代以来的历史理论自觉地把记忆与历史联系起来,视历史为社会集体
查看更多 2025-03-10 樊荣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