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如何应对没有逻辑的问题?
文/樊荣强有网友仿延边刺客《意大利面应该拌42号混凝土》的短视频,写了一段前言不搭后语的呓语。我把它发给了当下最热门的AI大模型DeepSeek,看看它有什么反应。先看这段呓语:我认为,鲁智深在三打白骨精时就不应该骑共享单车,因为强扭的瓜,很容易会产生契可尼效应,非常不利于红酒的发酵。因此说你在假车库用1级头盔去测试烟雾弹的射速,无异于是在拿克莱因瓶去测量母猪产后的良民证。所以说西施的手法究竟高不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4
-
探索元写作:独特方法、应用与常见问题解答
文/时凰娱乐公众号在写作的广袤世界里,我们不断追寻提升写作能力的途径。从传统的写作教学到各类新颖的写作理念,每一种都在试图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元写作:学校里没教的写作方法》这本书所呈现的独特写作世界。元写作是什么“元”这个字,在汉语中有诸多含义。从甲骨文来看,它最初的形态像是一个突出头部的侧立人形,本义指人的头部 ,如《尔雅·释诂下》中就有“元,首也”的解释。后来,它又有了第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3
-
樊荣强乱弹《论语》八佾篇26:吾何以观之哉
文/樊荣强《论语·八佾篇第三》第26节: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今天首先要扯一扯闲篇儿。我有一个悲观的观点,我们通常都说人类文明不断在进步,在我看来,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纵观人类历史,物质文明的确不断在进步,而精神文明我认为从来都没有进步。最近买了一本书,叫《人类新史》。大卫·格雷伯和大卫·温格罗两位作者的历史观,可以说完全颠覆传统。他们不认为人类是从野蛮进化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4
-
樊荣强乱弹《论语》八佾篇2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文/樊荣强《论语·八佾篇第三》第21节: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哀公问社于宰我”,我们首先要问:哀公是谁?哀公就是鲁哀公,是鲁国君主。孔子与哀公没有直接的交集,但是孔子得到过鲁哀公的父亲鲁定公的重用。孔子51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市长;一年后升任司空,也就是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国家公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3
-
三分法则的当代实践:评樊荣强《三的智慧》的思想史价值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沃森在《人类思想史》中提出,“三分法则”是人类构建认知体系的经典方式,从弗朗西斯·培根的“知识三领域”(自然、人类、神学)到奥古斯都·孔德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思想家们通过“三”的结构化分类,将复杂现象简化为可理解的逻辑框架。樊荣强的《三的智慧:思考与演讲的75个经典分析工具》一书,正是这一思想史传统在当代的延续与创新。本文将从三分法则的实践转化、本土化重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1
-
三分法则的现代诠释:论樊荣强《三的智慧》的结构张力与思想价值
彼得·沃森是一位英国思想史学者,他的著作《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和《20世纪思想史:惊骇之美》等作品深入探讨了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历程。在这些作品中,沃森采用了“三分结构”来概括历史上的发展,并提出了他认为的三大重要思想:灵魂、实验和欧洲。彼得·沃森在《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绪论中,揭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三分法则”的底层思维模式。他写道:“思想史是一个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体系——三大理念、三个时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3
-
蔡崇信:没有什么比睡个觉更重要
昨晚刷到蔡崇信的访谈视频惊了!这个掌管万亿帝国的男人竟然每天雷打不动睡足8小时,比杭州马老师少工作4小时,身家却多出200亿。他说十年前也迷信"熬夜奋斗论",直到体检查出心室早搏才被医生骂醒。看看人家现在晒的日程表: 22:30强制断网 23:00深度睡眠 6:30自然醒反观大多数人:凌晨2点改BUG 早上7点挤地铁 体检抽血查出脂肪肝 这不就是拿命换钱的活教材?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3
-
三分法则的实践性转化:从沃森思想史到樊荣强的工具化思维
三分法则的实践性转化:从沃森思想史到樊荣强的工具化思维——基于《人类思想史》视角评析《三的智慧:思考与演讲的75个经典分析工具》文/申艾之基于彼得·沃森在《人类思想史》中提出的“三分法则”视角,樊荣强的《三个智慧:思考与演讲的75个经典分析工具》一书可被视为一种对结构化思维的实践性探索。沃森指出,人类思想史中普遍存在以“三分法”构建理论模型的倾向,如三大理念、三个阶段或三个原则,这种分类不仅简化复
查看更多 2025-04-11 樊荣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