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说老子话写作53:行于大道
文/樊荣强【老子·第五十三章】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老子和屈原都有一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风范。老子说:假如我们稍微懂点道理,就应该明白,行于大道,一定要对施予、付出保持敬畏,而不是一心只想着得到什么,拥有什么,占有什么。令人奇怪的是,大道走起来本来很平坦,很多人却选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9
-
简说老子话写作52:塞兑闭门
文/樊荣强【老子·第五十二章】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坦率的讲,这一章老子又开始讲玄学。中国的道教之所以命名为“道”,与老子有很大的关系,他被道教尊为道祖,正是因为他讲了好多玄学。所有宗教都有一个相同特点,即教义绝不是通俗易懂的,不能为普通人轻易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12
-
简说老子话写作51:为而不恃
文/樊荣强【老子·第五十一章】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本章老子讲万物生成的逻辑。当然,他的重点还是强调无为,他讲的万物生成的逻辑,我认为也只是一个朴素的自然观察,并没有什么科学的道理,当成一种玄学即可。首先要理解四个字:道、德、物、势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7
-
简说老子话写作50:出生入死
文/樊荣强【老子·第五十章】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出生入死”是一个成语,其出处就在这里。“出生入死”这个成语,我们现在一般理解为冒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可能做事,不顾个人安危的献身精神。可是,老子的意思却不是这样的。当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7
-
简说老子话写作49:圣人之心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九章】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一章,老子是在教周天子以及诸侯们怎么当领导。可以说,老子在本章所表达的观点,今天已经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现实。在这里,“圣人”当然指的是天子和诸侯,“无常心”的“常”,就是平常、普通的意思;“心”则是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9
-
简说老子话写作48:为道日损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八章】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的这段话,又会让许多人犯迷糊,因为这又是老子逆向思维的结果。为学日益,这个话好理解,求知就是每天要努力增加;为道日损,似乎不好理解,求道就是要每天减少吗?是的。但是,究竟要减少什么呢?老子没有明说。中国人读书有一个特点,看见句子对称、排列均衡,就感觉它很高深,很有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3
-
简说老子话写作47:不行而知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七章】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我曾经说,老子是一个逆向思维大师。在这一章,老子把逆向思维的能耐再次发挥到一个特别的高度。老子在本章探讨的是“成就事业的条件”这一千古热门话题。对此问题的答案,有一个说法特别流行,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行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可是,如果你要跟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4
-
简说老子话写作45:大巧若拙
文/樊荣强【老子·第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是中国谋略学始祖,或者说,老子是玩阴谋诡计的高手。说这个话,可能有人不同意,说老子的人生追求是如婴儿般纯洁,怎么可能玩阴谋诡计?的确,在《道德经》第十章里,老子以诘句写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聚结精气以达到柔和、柔顺、柔韧,能呈现出婴儿般无欲的状态吗?从
查看更多 2025-02-26 樊荣强 3